第(2/3)頁 馬老:“大蝦、老鴨湯和椰子汁是專門給你點的。” 江一梅:(微微一笑,看著馬老)“挺好的,就這些吧。” (在心里,她已經開始咽口水了。她心想:“有人買單請客,真好!”江一梅心里明白,一位經濟寬裕的“大叔”,在給女孩花錢上,總是大大方方的。不像某些剛混社會的“小鮮肉”,自己兜里沒有幾個錢,卻攥著家長給的零花錢,在“花”與不“花”之間來回糾結!吃完飯,馬老又要了一壺云南普洱茶,要了一個干果拼盤,和江一梅接著聊天。) 江一梅:(先猜想了一下,馬老下面會聊些什么?)“您是要談談自己的經歷嗎? 馬老:(讓江一梅沒有想到)“不,我要和你談談翡翠翎管,嘗試談談那批800多根‘和珅翡翠翎管’的去向。” 江一梅:“好啊,太好了,我洗耳恭聽。” 馬老:(幾口云南普洱茶下肚,馬老打開了話匣子)“其實,BJ收藏清代翡翠翎管的高手們,最看重的,還是那批800多根‘和珅翡翠翎管’的去向。總希望自己收藏的翡翠翎管中,能有和珅當年的舊藏。但究竟和珅收藏了哪些翡翠翎管,歷史上沒有明確記載,成為千古之謎!” (馬老的這一番話,聽得江一梅饒有興趣。) 江一梅:“那么,你們究竟是如何斷定,哪些翡翠翎管是當年和珅的收藏呢?” 馬老:(一聲嘆息)“唉,難就難在這里!” 馬老:“和珅是乾隆晚期的宰輔、大學士,又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貪官,在清史中十分惹人注目,有關他的傳說也因此多不勝數。特別是他的兒子豐紳殷德,后來娶了乾隆皇帝的小女兒固倫和孝公主為妻,使和珅的豪宅一時成為了實際上的公主府。) 江一梅:“哦,和珅的豪宅曾經是公主府啊!” 馬老:“和珅在BJ東依前海,背靠后海的位置,修建他的豪宅,時稱‘和第’,又名‘翠綿園’,位于BJ什剎海柳蔭街,現稱恭王府。” 江一梅:“我曾讀過薛福成的《庸庵筆記》,那上面記載:嘉慶四年,和府被查抄,定其20大罪狀,賜死。據該書記載,和珅家的財產全部合計約值銀11億又6百萬兩。相當于清朝15年到20年的財政收入。” 馬老:“是啊,據史載,和珅被抄家時,曾抄出過800多根翡翠翎管,史稱“和珅藏翡翠翎管”。我在故宮主要是研究翡翠,所以,翡翠翎管也是我研究的內容之一。我最感興趣的,是那批‘和珅藏翡翠翎管’的最終去向。” 江一梅:“我也很感興趣‘和珅藏翡翠翎管’的最終去向。簡直有點著迷。” 馬老:“我們通過研究,也漸漸摸到了一些歷史脈絡。例如,和珅當年收藏的翡翠翎管,有一些是通過乾隆的十公主收藏到的。乾隆微服私訪時,和珅總是護駕乾隆左右,和十公主混得非常熟。十公主要什么,和珅就會獻上什么,哄得十公主非常開心,竟稱呼和珅為‘老丈人’。十公主長大成人之后,被乾隆皇帝賜配給和珅之子豐紳殷德為妻,和珅與乾隆竟作了兒女親家。一些宮廷造辦處制造的名貴翡翠翎管就通過十公主的牽線搭橋,源源不斷地流入和珅這位清朝乾隆時期的‘京城翎管王’的家。” “和珅當年為什么要收藏那么多翡翠翎管?”江一梅還是有些不解地問。 馬老說:“乾隆中期,緬甸的翡翠礦產一度產量非常低,能制翡翠翎管的翡翠原石材料奇缺。乾隆皇帝特準清宮造辦處造了一批仿翡翠琉璃翎管和仿白玉琉璃翎管,賞授三品以上文官和武官。這批清宮造辦處官造的琉璃翎管當年的造價也不菲,且做工極為精良,如今也都是稀罕之物!有了這批琉璃翎管之后,和珅乘機把清宮造辦處存留的一些翡翠翎管據為己有。在清代,翡翠是非常稀罕的硬玉寶石,比黃金值錢多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