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戴翡翠翎管的男人》
——京城新聞圈風云錄
顧雪林
第39回:
面對俞曉溪,于遠超老司機遇到新問題
感嘆江一梅,俞曉溪新司機超車不眨眼
于遠超在辦公室簽完今天最后的兩個版,到盥洗室用涼水沖了一下頭。他用毛巾擦干臉,望著鏡子里有些憔悴的自己,輕輕地嘆了一口氣。
這邊,江一梅的情緒還不知安頓好沒有;那邊,俞曉溪那里又出了新問題。這些年輕人啊,真是“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
但是,于遠超已經明顯感覺到,在網絡時代長大的俞曉溪,好像更難把握。這一代女孩能熟練上網,每天在網上溜達,你不知道她們會關注什么?會對什么感興趣?會喜歡什么?會厭惡什么?她們和以前的孩子不同,她們不僅僅是在家庭、學校和社會長大,她們也是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長大的。
于遠超認為,雖然自己也熟悉網絡,但自己關注的,不一定是俞曉溪她們關注的。網絡信息如滔滔江水,浩瀚無邊;如夜空繁星,一望無際。置身網絡,人是渺小的,能在現實中偶然相遇的人,可能在網絡上永遠不會相遇。在現實中永遠不會相遇的人,在網絡上,也許一秒鐘就相遇了。
網絡上有無數智商達人、情商達人、膽商達人,有無數在網上疾駛的老司機。這些寫作高手,多數人不會是真名真姓,他們隱藏在一個個古怪的網絡空間名字后面的真面孔,你也許永遠也看不見。但是,他們寫的東西,發的照片,會偶爾感動你。
于遠超能夠感覺到,俞曉溪這類女孩的知識來源非常龐雜,這一定是借助了網絡,但她們是如何培養出自己的興趣?如何作出自己的選擇?自己還不十分清楚,需要進一步研究。俞曉溪這一代年輕人,就像在開車時借助GPS一樣,他們已經不再走尋常老路了,借助衛星全球定位系統,他們可以一夜之間,登高望遠!老司機的那一套陳規陋習,早已經被他們拋在腦后了。這就像那些出版商,還在眼巴巴地等著作者們寄稿給他們,讓他們審稿、編稿、審校、印刷、出版。而新一代的網絡作者,早就在自己的空間,第一秒鐘,把自己新出爐的作品在網上發表了。他們可以一遍遍發表自己的作品,把潛在的讀者一網打盡。
出門,坐在地鐵上,于遠超的腦子也一刻沒有停止思考。想當年,淳于蘭自己就看不清;后來,江一梅又是一道啃不下來的難題;到了今天,俞曉溪更是一朵奇葩。對自己這樣不太開竅的男人來說,女人永遠是個迷!
于遠超坐著電梯上到第38層樓,穿過甬道,剛走到大廳,于木家的大門就打開了,俞曉溪笑嘻嘻地站在門口迎接自己。她對于遠超說:“于木大哥家的電子設備好先進,你還在電梯里呢,我就可以通過電腦視頻,觀察到你的一舉一動,呵呵呵,有意思。”
于遠超的臉一下子有點微紅,他想到,自己剛才在電梯里對著鏡子整理了一下頭發,大概被俞曉溪在視頻里看到了。俞曉溪只是一邊和于遠超往會客廳走,一邊抿嘴樂,一句多余的話沒說。“唉,這就是網絡時代,私人秘密也保不住了。”于遠超想著,輕輕搖了搖頭。
到了會客廳,俞曉溪向于木提出,自己希望和于遠超單獨談談。于木巴不得自己退出,他讓保姆端來兩杯咖啡和兩盤西點,自己先回臥室看電視新聞去了。
于遠超在沙發上坐下后,一直觀察著俞曉溪,她仿佛是這里的主人,而自己和于木仿佛是客人。她年紀不大,但已經很強勢了,是個天然的管理人才。于遠超想,將來還考什么駕照啊,隨著汽車駕駛電子化,將來都是無人駕駛了,路邊隨便停個小汽車,人們隨意坐進去,只需按個目的地按紐,就可以在行車時睡大覺了。未來的年代,年輕人不需要老司機幫忙!
“您還在自己的夢境里神游呢,沒有看見您的面前坐著一位現實中的人。”俞曉溪喝著咖啡,微笑著,不緊不慢地來了一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