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其實衛所制也不是祝彪所創立,略微有一點歷史常識的人都制度,真正創衛所制的是明太祖朱元璋。祝彪不過是剽竊而已。這套衛所制在明朝的初期起到了穩固明朝政權的重要作用,至于這套制度,在明朝末年成了**的窩點,那不能說是這套制度不好。先要知道,任何制度都是人制定的,執行制度的也是人。就好比一把槍,在好人手里,它可以保護好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在壞人手里,就成了殺人搶劫的兇器。
衛所制的兵源一共有四種:第一種,舊部,即梁山舊有的軍馬,這是梁山軍嫡系中的嫡系;第二種,歸附,包括投降的宋軍和削平群雄所得的軍馬,這其中當然包括王慶和方臘的舊部;第三種,恩軍,既在原梁山特別行政區中的犯人,這些犯人多是死囚,兩軍交鋒之時,讓他們打頭陣;第四種,垛集,即征兵,按人口比例,一家有五丁或三丁出一丁為軍。前兩種其實是梁山軍已經有了的軍馬,后兩者則是補充兵力,特別是垛集,在數量是行占了很大的比例。
制定了招募兵馬的方法,梁山軍立刻照此施行,很快,梁山軍由原來的二十七八萬人一下子擴充到了四十余萬人上下,增加了十余萬人。
征兵的問題解決了,下一步就是要建設這個可以說是初創的政權。如今祝彪最為缺少的不是馬上得天下的武將,而是馬下治天下的文官。
過去如果說祝彪開科取士還有一些避諱的話,那如今的祝彪已然沒有任何避諱了,他可以以大宋王朝中央政府的名義名正言順的公開的開科士子,可是關鍵的是這些錄取士子是支持他祝彪還是支持趙宋,政治立場很難辨明。這件事看似無關緊要,其實很是要緊。這些錄取的士子,日后都會在祝彪的政權中擔任各種職務,上至中央各部,下至州縣守牧,都是這班士子。想想,如果這班士子擁護趙宋,祝彪稱帝會是什么結果?
最后還是朱武給祝彪出了個計策。就是在殿試的時候,讓趙構出道試題,喚作《論曹操》,看錄取的士子如何作答,從中就可以分辨出忠于祝彪和忠于趙宋的士子來,對于忠于祝彪的,那自然大力栽培,提拔重用,對于忠于趙宋的,那就旁敲側擊,著力打壓,以圖分化瓦解,對于其中識時務者,可以利用而決不能重用,而對于那些冥頑不靈者,可以保留一二,以示寬宏大量,其他的那就不用說了,該殺的殺,該貶的貶,斬草要除根。
就在祝彪忙著建設這個新政權的時候,忽然朱武奔到祝彪的相府之中,稟告說趙宋的成都府中書趙熙聯結秦州知州折可存,起兵造反,要問擁立之罪。
祝彪一聽這個消息哈哈大笑道:“好啊,好!老子正來了瞌睡,就有人給我送枕頭來了。”
朱武道:“寨主,這西川未經戰亂,又是天府之國,一旦讓趙熙折可存這些宵小成了事,那可是要壞大事的。”
祝彪道:“軍師,我們雖然擁立了趙構,可是真正我軍能控制的州府,還是過去我們兄弟血拼下來的那些城池,沒有太大的變化,今朝有人造反,我們正好打著大宋王朝的旗幟去剿滅他,一來可以就湯下面,乘勢占了西川;二來也正好看看,這趙宋的旗幟好使不好使,如果不好使,那咱們就換了他,又有何不可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