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個是必須記錄時間的,而且要體現在病歷上面的,這種科室大討論,主管醫生做書記員,記錄每一個醫生的治療意見,最后都體現在病歷上。 等大家全部就坐后,主任對著張凡點了點頭后說道:“開始把,先讓張醫生做個簡單的介紹。” “九床,三號因面部紅斑伴多發高燒入院,院外曾經自行服藥,效果欠佳。此次入院后,追問病史,發現患者半年前曾有強烈日光照射。入院后,給與常規對癥治療。但效果不明顯。五號下午,患者出現大面積的紫癲,復查血常規,血小板急劇減少。今日,患者家屬探視后,患者出現情緒激動,導致胃底靜脈破裂,出現大出血。在主治醫生胡軍醫生的參與下,對患者進行了搶救,目前患者病情尚可,但仍有大出血甚至死亡的可能。”張凡簡單的介紹了一下后,看了一眼主任后,坐了下來。 “好,情況就是這么一個情況,我們長話短說,具體情況大家也應 該清楚,現在直接發言把。陳醫生你先說。” 轉科的陳紅,和張凡算是同年的陳醫生,這種級別的會議,一般都是低年資的醫生發言,然后高年資,最后主任拍板! “目前患者病情尚可,雖然有大的出血風險,但可以持續觀察。我的發言結束!”陳紅不準備搞風濕科,所以也不怎么上心。 一個接著一個的說,意見就兩種,觀察,持續觀察,第二種就是取得患者家屬的同意后,冒險用藥。特別是到了副高、副主任這一級別,爭論非常激烈。 這不是權利之爭,可比權利之爭更激烈,這是思想之爭,或者說這是意識形態之爭。 現代醫學發展的日新月異,可還是有大量束手無策的疾病。 曾經有人說過,當生命走到盡頭的時候,面對生死,有些人選擇堅持,有些人選擇放棄,有些選擇,都是不得已而為之的。 面對死亡,這些選擇沒有對錯。死亡臨近,選擇那條路,誰都沒有把握。醫生不是上帝,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誰都說不上,也無法去預測的。 這種疾病,小計量藥物無效,大劑量藥物說不定就會引起大出血后導致致命。副主任級別的醫生發言結束,大家把目光看向了主任,風濕科的主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