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美國收購一所學校,亨利還真不知道要花多少錢。
威廉姆斯學院作為文理學院之首,想必很貴吧。然而,該學院占地面積450英畝,在校教師315,在校學生約2000人。論規模,還真是小的可憐。哈佛大學有本科生6700多人,碩士及博士研究生1.4萬多人,在校學生就超過了威廉姆斯學院10倍。
目前,威廉姆斯學院的學費是:$44,920/年。
食宿是:$11,850/年。
總計才5.6萬美元。
每年招收500名左右的學生,那么一年才2800萬美元。
而這2800萬美元還沒有除卻學院的開支運營成本,包括教師的工資,學校的修繕,設備的維護等等。另外,給學生的獎學金和助學金也是一筆巨資,威廉姆斯學校會盡可能的給45%的學生提供這些“經濟支援”。這么一想,在美國辦一家學校,不怎么賺錢啊!或許,別人不是靠搜刮學費賺錢,而是靠捐助基金!
美國名校都是盡可能的提供獎學金和助學金,很多學生畢業后就會感恩,時不時的回報一下母校。哈佛大學的捐助基金高達三百多億美元,你說有錢不?
以教育為本,不以賺學生的錢為目的的學校才會更加有錢!這或許就是種什么因得什么果……
……
亨利隨后向威廉姆斯學院發出收購請求,提出以10億美元收購它。
私立學校的股東稱為校董,構成了學校董事會,可以抉擇學校的各項重大事務。如果是其他人收購威廉姆斯學院,有錢也收購不了。威廉姆斯學院的校董們大多數熱衷于教育事業,10億美元未必會讓他們心動。
可是,亨利卻不同。思科旗下建立了數百所中小學,亨利的名聲在教育界也是響當當的。而且,亨利還是著名的小說家,科學家,是發明了石墨烯這種新型材料的舉世公認的超級天才!他要買下威廉姆斯學院,辦一所大學,自然深得學校校董們的支持。而之所以挑選威廉姆斯學院,眾人也非常清楚其原因,就是因為學校的名字與他的姓氏相同。
很快,威廉姆斯學院的學校董事會給了回復,答應被收購。
2月7號,合同簽署完成。
2月20號,威廉姆斯學院從美國馬薩諸塞州遷移到加州威廉姆斯市。
亨利親自擔任威廉姆斯校長。
威廉姆斯學院原先有三百多名教師,亨利又另外從哈佛,麻省理工,劍橋,牛津等世界名校挖了四百多名教授擴充學校的師資力量,并增加了研究生院。原本的威廉姆斯學院只有本科。不過,新的威廉姆斯學院仍舊以原來的教育方式為主,仍舊屬于貴族學校,但,招生難度提高了,居世界之最!
每年只招收1000名本科生和500名研究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