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章 俠客行(4)-《黜龍免費閱讀小說》


    第(2/3)頁

    單通海、王叔勇如何不認?

    單通海本來就沒指望跟上面那兩位負天下之望的人相提并論,更曉得魏道士是個把手,自己這分明是明明白白、干干脆脆得到了下面三位大頭領的首席,而且這大頭領還有參議新人地位的權責,要是不愿意就怪了!

    王叔勇更是簡單,他辛苦去堵張行是圖啥,圖的就是從徐大郎頭上反過來,如今名正言順高了那廝半頭,心里只覺得舒坦,沒別的心思。

    至于徐大郎,事到如今,表現的反而最為誠懇,居然是第一個出列,當場對著張行來行禮:“三哥說的妥當,就該這般安排,誰若不服,先從我徐世英身上踏過去!”

    張行只是失笑,懶得理會。

    且說,這天下幫派多得是,很多東西都是那個樣子,所謂萬變不離其宗,徐世英既然先開口應下,眾人便曉得,這便是定了一個大略三層的權力結構了。

    最上面,不說有些尷尬的魏道士,還是張李兩位負天下之望的反賊拿了左右兩個龍頭。

    下面則是大頭領和頭領的分層。

    而眼下,只有三位大頭領,正是單、王、徐三人。

    這三人,也的的確確是濟水上游的三位大豪,真要是造反,肯定還是這三人出錢出力,其他頭領的人力物力,委實難與這三人相提并論,張行和李樞看起來好像納頭便拜的,但誠如徐大郎之前私下吐槽,只有個名頭,實際上屁都沒半個的。

    就這樣,黜龍幫基本的權力架構大約擺了出來,并沒有太出乎大家意料,唯一的缺點是,可能因為兩位龍頭有名無實,那為了拉起場子來,不得不向最具實力的大頭領們以及尋常頭領們讓渡了很多權力,跟其他幫會里幫主一人獨斷形成了鮮明對比。

    接下來,自然又補充了許多其他規矩……都是如何傳遞信息,如何立暗號,如何懲治叛徒……這些規矩都是現成的,張行和李樞反而不大吭聲,最多是聽到一些話有些過于草莽粗鄙,忍不住稍作問詢,確定是一些稀里糊涂的玩意后稍作改良,但骨子里上還是江湖上那一套。

    不過,議定這些之后,一個敏感的話題還是不得不被魏道士給擺在了明面。

    “其實,剛剛已經說了,接下來的大事,無外乎是聚攏豪杰,鋪陳事業。”魏道士精神也漸漸煥發起來。“那有些豪杰,尤其是十之八九要答應入伙,或者一定該去請的豪杰,便也該趁此機會正經議論一番,要不要給大頭領的位子,以及具體排在何處?這其實也是人事,非左右兩位兄弟和諸位頭領當面議定不可的。”

    這倒是無話可說。

    而張行依舊是毫不退讓,只瞥了一眼馬氏父女,便抬手一指:“淮右盟杜破陣,我生死至交的兄弟,當得起大首領吧?淮右盟的幾個幫主,當得起一個尋常頭領吧?”

    眾人紛紛頷首,單大郎更是起身讓賢,表示杜破陣杜盟主要來,必然要居于他之上的……其他人更不必說,瞬間十八人便同意了十六個人,認定了杜破陣和他的親密副手輔伯石一定是黜龍幫的大頭領,而且杜破陣一定是頭一位的大頭領。

    絲毫不顧人家淮右盟一家的地盤、實力和產業,早已經是什么黜龍幫草臺班子的好幾倍了。

    這種情況下,被夾住的馬氏父女也只能不吭聲。

    接著,李樞也毫不客氣的點了紫面天王雄伯南的名字,上下也都無話可說……而單大郎這一次雖然稍有遲疑,但還是主動又讓了一次位……沒辦法,紫面天王不光是跟李樞、張行都有交情,還是老牌凝丹,修為、聲望擺在那里,交游也廣闊,不得不服的。

    尤其是此間眾人。

    李樞剛剛露了一手,不確定是不是凝丹或成丹,張行只能猜度是任督二脈俱通,凝丹在望……其余人等,只有一個單大郎隱隱在凝丹的關節上,剩下如王叔勇、徐世英、王振、周行范、牛達都只是奇經修為,委實需要雄伯南來充實高端戰力。

    再往下走,說到如何去聯絡登州名聲好大、據說已經是凝丹修為的程大郎,說到了東郡兄長當法曹、弟弟做道上生意的翟氏兄弟,說到了巨野澤里的一堆潰兵首領,說到了沂蒙山的知世郎王厚,說到了紅山賊大刀王虎臣,說到了河間的郝義德,說到了太原的十三堡聯席大首領破浪刀洪長涯,說到了高雞泊的竇立德、孫安祖,說到了渤海的高士通、孫宣致,懷戎的東齊國姓二高……單大郎卻都沒有再讓了。

    無他,這些人,要么單大郎自詡本領、名望、實力只高不低,要么就是之前說的出頭的椽子先爛的那種椽子,要么就是太遠沒有意義,只是提個名字。

    甚至,說到就在黃河對岸的張金秤,張行和李樞反而討論一致,認為這個人非但不能納,還要主動驅除,不許他進入黜龍幫的地盤。張三郎甚至提出,要找到機會宰了此人立威……原因再簡單不過,此人雖然之前就是清河的豪杰、任脈通了的修為高手,可年初做賊之后,肆無忌憚,殺戮無度,兩月前,他更是在河北首開義軍屠城之先例。

    這種人,莫說張李魏三人不納,便是黜龍幫此時的根基,也就是一伙子東齊將門之后的濟水上游豪強,也都覺得不能接受。

    實際上,張行一路行來,放棄了以潰兵逃人為主但卻有無數機會的沂蒙山、巨野澤地區,轉而選擇了在王五郎這里立旗,可不僅僅是擔心那兩個地方會首先遭到魏軍打擊,也有那兩個地方的紀律水平太爛,首領素質太低的緣故。

    相對來說,徐大郎王五郎這些人,雖然也是典型的封建時代反動派了,但也的確在個人素質上,組織能力上,包括眼光格局上,遠超那些匪首。

    跟這些人說道理、立規矩,總還是能聽進去的。

    事情到了這一步,算是正式了結,接下來自然是傳統節目,所謂大碗喝酒、大塊吃肉……酒肉當然是王五郎家的,他倒是出的痛快。

    而酒宴剛一結束,傍晚之前,馬勝父女便主動來尋張龍頭告辭了,只說明日一早便走,來尋張三哥道別,并做請教。

    “那就回去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