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包括明堂本身的花銷,新任的工部尚書也很快有了說法,居然只要區區數百萬貫……這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所有人力都是免費的,徭役嘛;特定的建材也都是特事特辦,那些高大的金絲楠木,從來都是皇家的私產,只是轉運費力;巨大的金磚,也需要專門在城外立窯,重頭燒起。 這么一想的話,一個明堂,似乎對富有四海的大魏而言,什么都不是。 便是張行,思來想去,也只覺得屁都不是……想想就知道了,之前征東夷,二十萬大軍需要多少錢糧后勤?要多少民夫轉運多少天?楊慎造反,為禍十余郡,差點打到東都跟前,又是多大動靜? 便是眼下,相較于此事,真正給東都城帶來巨大生活改變的,都還是那四萬漸漸充實起來的上五軍。 因為按照兵部的安排,十二萬大軍,八萬后備府,依然分布在陜洛各處屯駐、訓練,倒是四萬新上五軍,則按照軍號,一分為五,在東都周邊筑了五小城屯駐,每座小城距離東都城墻不過十里。 而這,基本上相當于硬生生的在東都旁邊加個五個城鎮,也為東都提供了新的五萬個高端人口。 真的是高端人口,這些人是超出常規的募兵,是有餉銀拿的,有編制的那種,而且都精壯小伙,他們的存在將會極大的刺激到東都城的消費,并給東都城帶來巨大的影響。 但還是那句話,這些跟模范白綬張三郎是沒太大關系的,他現在好像真的融入了這個時代,成為了大魏的一分子一樣。 而且融入的如魚得水。 秋風瑟瑟,中午時分,承福坊十字街的小酒館里,張行正在將一把碎銀子推給對面的人,這把碎銀子是三日將一個大戶人家的子弟從黑塔轉到刑部后的獲利,黑綬們拿大頭,他只有這一把,結果三日后還直接又送了出去。 對面的年輕人雙目炯炯,但卻衣衫破爛,鼻青臉腫,此時見到這把銀子,卻絲毫不動。 “錢拿著,洗個澡,換身衣服,買把新刀……案底我給你消了,他們不愿意承認你是蒙冤入獄,也只能如此。”張行見狀,無奈開口。“若是心里還有火,還想著出人頭地,就去兵部那里找駕部員外郎李定,報我的名字,讓他給你寫個函條,去中壘軍應募,那里還差好幾百缺額;若是心思淡了,就回家去,做個鄉間好兒郎。” 話到此處,對面的年輕后生依舊沒有拿錢,反而是抬起頭來。 且說,此人喚做牛達,也是東境人,比秦寶還小一點,而且也就是高矮胖瘦不同,氣質上完全就是秦寶當日在鄉間時的模樣,只是剛剛從黑塔里放出來,不免狼狽。 他其實也是倒霉催的,本身跟秦寶一樣,是東境那邊東齊沒落官宦之后,小時候家里教養好,修行上了門路,如今正脈通了五條的樣子,又素來想做事業……聞得東都這里招募新軍,就興沖沖的就來了,結果來到后,沒來得及參與招兵,便先遇到了坊間的幫派爭端。 而此時,東都城的坊市老油子們早已經漸漸摸熟了外地人的路數,多改用智取。 這牛達年輕氣盛,又初見繁華,卻被一個修行坊中一個幫派老大用一個溫柔坊里的女子輕易給拉住,然后自以為遇到義氣兄長與紅顏知己,便豁出本事替人賣命……但轉過頭來,那坊中老大借牛達手除去數個對手人后,終于攀登上了一個凈街虎總旗,反而輕易把他賣了,當做功勞獻給了那個總旗,連那女子也一并給了總旗做禮物。 坦誠說,張行已經很久很久沒有見過這么踏實的劇情了,所以難得挺直腰桿直接秉公執法、仗義執言,那副理直氣壯、義憤填膺的樣子,讓那幾名素來看顧張行的年長黑綬都覺得是不是自家平素太草菅人命了一些? 所以,輕易就將此人撈了出來。 “張三哥……我在坊里幫派就聽人說過你,說你是靖安臺里的及時雨,今日受你仗義,得脫囹圄,這份恩義就更不必說了。”那牛達既不接錢,反而抬起頭來,雙目清澈。“可是,你不是還有綽號喚做拼命三郎嗎?難道連你這般人居然都只勸我安生下來,不許我去報仇嗎?便是那總旗有高階官身,委實難殺,可那姓劉的幫主這般耍弄我,還要置我于死地,我若不殺了他,怎么平胸間氣呢?又有什么臉面回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