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政治形勢上的惡化是最明顯的。
刑部尚書張文達可不是嘴上功夫,他一個東南二流世族出身的人物,之所以能混到一部尚書,本身就是靠著當年某次上柱國謀逆大案中突然出首,指認了自己的恩主兼上司,當朝宰相、托孤大臣、上柱國高慮,才一躍而起的。
那場案子,一共死了三個上柱國。
表面上的由頭,自然是當今皇帝登基時,一個是外地領兵的某某上柱國不服,然后起兵造反……這種事情因為之前的亂世傳統,反倒不算什么……實際上,自然是新皇權力漸漸穩固后,不滿幾位老臣的掣肘,尤其是楊慎父親、幾乎稱得上是大魏開國第一功臣的楊斌前一年剛剛死了,君臣雙方的力量對比就此逆轉,所以趁機搞的政治清洗,以至于平國公高慮與威國公賀若輔居然在那個上柱國造反后的第三年才被按上罪名一并被誅。
這事吧,也就那樣,真不好說是皇帝正義還是老臣們正義,只能算是典型的權力斗爭。
包括斗爭結束后,如張文達這種嘗了甜頭的新貴,同時成為朝堂與民間不齒的靶子,也不能怪誰。
可誰也沒想到,他居然一次不過癮,還要兩次,皇帝也懶得換刀。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朝廷反正不缺上柱國和大將軍的。
所謂八柱國制度,最最開始的時候,乃是前朝的前朝,當時這批軍頭子逃到關隴,沒法跟東齊的神武帝抗衡,不得已搞了****制度,設立了八柱國、十二衛大將軍,外加四位錄事參軍的這個先軍體制。
彼時,這個所謂八柱國集團,二十四位核心人物合計不過十四個家族。
中間政權反覆,包括內部權力斗爭,動輒兵變政變啥的,十四個家族到現在,干脆被族誅了整整一半,只剩下七個了,馬上很可能還要變五個。
可與此同時,新的政權或者新的政治領導人靠著政變上位,總免不了要給新功臣和老朋友們發權以作安撫。老朋友不說,而這些新人,怎么也不可能脫離原來的老朋友下屬、姻親。于是發展到現在,所謂八柱國集團,其實反而擴展到了三十多個家族。
這些家族,相互聯姻,相互推舉,打斷骨頭連著筋。
那過一段時間誰造個反的時候,順便株連個兩三家,也算是題中應有義。
說白了,誰也不要小瞧政治傳統和政治慣性,以及最重要的體制延續影響。
所以,當刑部尚書張文達上來便抓了白有思五十多個各路親戚,說他們是楊慎同謀的時候,并沒有任何人感到錯愕……都只覺得,這雷可算打下來了。
不過,只到這一步的話,還只能算是打雷,不能算是下雨……因為還只是協助辦案,還沒到往上給哪個核心家族安個決定性罪名的地步,也沒有向底層大肆蔓延。
底層現在最關心的,本質上還是物價又漲了……米面在漲、柴油鹽醬醋茶也在漲,白銀、黃金和錦緞越來越貴,尋常絹帛和銅錢還有香料、玉石卻越來越不值錢,要命的是,房租和房價似乎也在跌。
這可是東都!
換言之,東都的經濟形勢也在大幅度惡化。
“外面墻根底下都是啥?”
這一日,因為要將黃驃馬轉入島上靖安臺的代養馬廄,張行回來的稍微晚了一下,不免再度爬了梯子,然后就發現了坊門外的一片奇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