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剪紙師肯定學藝不精,衣裙做工有點太小太緊,除了有點扯蛋,別的倒是很快就適應了?!?br> “阿彌陀佛,晉安道友果然是少年英雄,不管哪方面都是天賦異稟,讓人難望項背。” 晉安總覺得白龍寺住持這是在暗指他某些方面。 可他又暫時找不到證據。 噗通! 噗通! 兩聲跳水聲,二女身影跳下陰邑江。 晉安一入陰邑江,就差點被江下的暗涌與濁浪煞氣打翻跟頭,好在三次敕封過的六丁六甲符,非同凡響,很快便擋下水下濃濃煞氣,讓他穩住身子。 這時,江水里有金光閃耀,有金光朝他這邊游近,是白龍寺住持在佛光護佑下游近他身邊。 隨后。 兩人開始在水下朝千窟洞方向游去。 現在正是汛期,這水下的暗涌與水浪,重若千鈞,一個浪花拍在人體上,輕則都是骨斷筋折,昏迷不醒。 好在晉安和白龍寺住持都不是普通人,他們附體在剪紙人身上,一人渾身金光,一人渾身黃光,排開身周水浪,剪紙人干燥的朝隱約記得的千窟洞方向游去。 水下濁浪滾滾,攪起大量黃沙,視線并不佳。 幾可說是根本就看不到什么,除了無邊幽暗,就都是黃沙了。 兩具剪紙人一直下沉,下沉。 頗花了些功夫,才在暗流急涌的江水里穩穩占地,站在河床上,然后開始沿岸找起來。 這個過程很枯燥。 完全就像是瞎子摸著石頭過河一樣。 好在最終還是找到了千窟洞。 千窟洞的特征很明顯,大洞環小洞,一洞扣一洞,洞洞相環,當兩具剪紙人摸到千窟洞后,卻別有洞天。 洞內洞外因為水壓不同,洞外的黃沙濁浪,并不能影響到千窟洞的江水。 千窟洞內的江水雖然也黃濁,但沒外頭那么嚴重干擾視線,兩具剪紙人走在千窟洞內的江水里,勉強可以視物。 洞內洞外水壓不一樣,這說明洞內有空氣存在。 接下來,二剪紙人開始在千窟洞的水下行走。 即便如今是神魂附體在剪紙人身上,可晉安還是感受到這千窟洞里的江水,比起洞外的陰邑江江水,帶著種刺骨陰冷。 這從神魂壓力就能感受得到。 “晉安道友,你看前面江水里,是不是漂浮著什么東西?”住持忽然手指前方說道。 當兩具剪紙人在水下游近后,發現這是一根麻繩。 晉安目露訝色。 “這千窟洞先后下來過兩批人,最早一批下來的人是江岸邊的漁村村民,第二批下來的人是府城軍營的官兵。” “他們進千窟洞都是用麻繩作為標記,防止在像地下迷宮一樣的千窟洞里迷路。” “不知這根麻繩,是屬于那漁村村民的?還是死傷慘重的軍營官兵的?” 晉安一邊說著,一邊循著手里的麻繩,與白龍寺住持往深處走。 結果沒走出多遠,兩具剪紙人又看到了第二根麻繩。 這很明顯了。 那些府城官兵們,在一開始就是循著漁村村民們留下的麻繩標記,深入千窟洞探索的。 兩具剪紙人對視一眼,以神魂交流,略一商討后,便決定追尋官府麻繩往前走,找找看那些被江水卷走的官兵們尸體。 官府麻繩還是很好辨認,因為在千窟洞江水下發現了越來越多麻繩。 只是,當初官府派出一千多名官兵下千窟洞,都沒走到盡頭,都沒走出這地下迷宮,單憑眼前兩具剪紙人,結果可想而知。 兩具剪紙人在水下走了半天,都是毫無頭緒。 晉安算是領教一回這千窟洞是怎么個迷宮法了。 “住持,如果我們今日不破除了這水下迷宮,即便府尹有小旱魃斷流,找我們下江平定龍王,那時我們也一樣走不出這迷宮,找不到真正的龍王?!?br> 晉安皺眉看著水面平靜的千窟洞。 隨著深入千窟洞,晉安倒是發現了一個小細節,這千窟洞里的江水并不是死水,而是一直有水流在朝洞內流去的。 這說明這千窟洞有活路,而非死路。 只是他們暫時沒找到正確方法來定位那個“生門”位置。 而眼看他們在水下待得時辰已經太久,估摸了下時辰,外頭估計快要黎明天亮,他們還得要留著足夠返回陸地,神魂回殼的時間。 所以他們時日已不多。 “不知住持有沒有發現一個細節,這千窟洞里的江水是一直在流動的,那天淹死了那么多官兵,這千窟洞里居然連一具尸首都沒看到,那些尸體應該都被水流帶到千窟洞深處去了?!?br> 兩具剪紙人又在水下跟著繩索走了一段時間,還是沒任何結果。 “咦?” “住持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發現了?” “晉安道友的話,倒是提醒了老衲,老衲倒是知道該怎么破這千窟洞的迷魂陣了。不說十成十把握,但老衲已有五六成把握?!卑埶伦〕指缴淼碾p丸子頭少女丫鬟,忽然信心說道。 晉安問是什么方法? “不知晉安道友可有聽過撈尸人這個古老職業?”白龍寺住持想捻須,可摸了摸下巴才尷尬發現,他現在是附身在少女丫鬟剪紙人身上,下巴光溜溜沒有胡須。 “既然這個千窟洞能吃人,它又把吃掉的人帶到洞窟深處,這恰恰是給千窟洞留下漏洞,撈尸人的老本行可不就是下水找死人,專門打撈活人打撈不了的尸體嗎。” “撈尸人體質特殊,是活人死相,這水下鬼遮眼不僅不能瞞過他們,反而連這千窟洞下的千萬尸骨也無法看見撈尸人,如果能找到撈尸人為我們帶路,撈尸人反而比我們更加如魚得水,更容易找到千窟洞深處的出路。” 呃。 手持劍的富二代大小姐剪紙人忽然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