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至于原因,無非就是他們覺得現在走馬,并不是很恰當。
當然,他們也都意識到了蘇葉是在作弊,但是卻沒有一人提前開口去終止比賽。
畢竟,他們也想看看,葉凡這位新晉之秀,究竟能與作弊者下到何等程度。
沒有人覺得葉凡會贏,雖然他們都知道對面作弊者所用的人工智能只是中等算力。
可能下贏中等算力的棋手,在整個職業棋壇也寥寥無幾。
葉凡并不屬于這寥寥無幾中的一員。
望著葉凡走馬,蘇葉眼神一片迷茫。
一是因為通過作弊器所知,葉凡走馬后,他的勝算從之前的80%變成了96%,這代表著人工智能也不看好對面這步跳馬。
二是因為在這步跳馬之后,作弊開始判定這盤棋有著70%的概率會成為一盤冷門的殘局。
而這盤冷門的殘局名字便是“青云得路”。
作為一名職業棋手,他不可能不知道青云得路。
更何況,在八十年代初期,青云得路在街頭殘棋中,也有著相當高的地位。
但隨著國內棋友實力上升,再加上諸多電視節目請來的象棋專家科普。
青云得路這本就不算復雜的殘局,也漸漸退出了街頭殘局的歷史,成為一個較為冷門的新手殘局。
青云得路,從文字意義上來說,有著很多解釋,譬如形容道路通暢,猶如青云般扶搖直上。古代曾借用這個成語,來概括一個人仕途通暢。
但從另一個解釋來說,青云得路,卻又是形容一個人品德高尚,為人清白,作風過硬。
望著這盤棋,蘇葉不知道自己接下來該怎么應對,只能麻木的按照作弊器的提示,羞紅著臉,一步一步的下了下去。
人工智能不愧是超越人類邏輯的工具,一步步怪棋,看似沒有邏輯,卻又能憑借著高超的算力,變得莫名的合理起來。
十來手過去,這盤棋也到了尾聲。
成為了青云得路殘局的簡化版。
而那枚巡河馬,早就隨著棋局的推進與對面的黑相跌入棋盤之外。
還有不到十手,這盤棋就能分出真正的勝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