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他只感覺到自己每走一步,都仿佛背著一座山那般沉重。
“不著急,慢慢想?!毙±项^看著下的越來越慢的楊錚,他面帶微笑地說道。
殘局比拼,比拼的是耐性。
越是看似一目了然的殘局,往往也越是最復雜的博弈。
比如民間著名殘局《大征西》,光從棋面上看身為先手的紅方有著雙炮雙車的優勢,而相反身為后手的黑方只有單炮單車,雖然看上去紅方子力占優,又是先手,但到了最后,雙方卻只能遺憾的成為和局。
就連俗稱殘局之王的七星聚會,也沒有《大征西》這盤民間殘局引人深思。
小老頭這殘局,雖然比不上《大征西》和《七星聚會》這般考驗算力,但他卻巧妙的拉長了戰線,用犧牲算力的代價提高了對局的精準度。
不過,這樣的殘局也只局限于現在這場半職業的比賽,在后世越來越注重規則和時間比例的象棋比賽里,超過五十手的比賽基本上都被規則所限制,很難出現在觀眾眼前。
這盤棋十分漫長,而裁判也識趣的將比賽規定的時間故意延長。
他也想看看這場比賽的結局。
人越來越多,就像一團團不均勻的濃墨那般肆意的揮灑在天地間。
所有的人都伸長了脖子,仔細盯著這盤對局,他們有的皺起了眉頭,因為他們覺得這是一盤無解的對局,也有人把自己代入進去,他們瞧著這盤棋,幻想著若是自己該怎么下。
楊錚也看出了端倪,若是在職業賽場上,這盤棋局有99%的概率是和棋,但在現在這種半職業的比賽里,若是自己的馬能夠運用得好,自己依然有著戰勝對方的希望。
但這個前提必須是自己的棋力要壓制對面一個大段位之上,很可惜,現在的他和小老頭的棋力相仿,甚至略遜于對手。
與其去拼對面的失誤或是自己超常發揮的概率,還不如穩扎穩打的一步步進行布局。
殘局的防守方,其實也是優勢方,至少從子力來說,他的每一枚棋子都不是無用的棋子。
單相和小兵的配合,就像一張網,讓楊錚的馬困在泥坑之中,進退兩難。
若是想要掙脫這張網,必須要付出以子換子的代價,可楊錚這邊的棋子本來就不多,換子,更是一件值得考究的事兒。
殘局之中的棄子也在如今在不斷研究中有了新說法,他不僅是“換”,還有著“移”的意思,當棋面棋子不多時,一枚棄子最大的作用除了“斬殺對面的關鍵子”以外,就是讓對手的關鍵子移動到對自己毫無威脅的位置之上。
當楊錚有選擇的打算利用棄卒換取馬的生機時,小老頭雖然感覺到有些別扭,但他思索再三,也選擇了相信自己的經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