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雖說皇后娘娘說要說全部,但他是個武人,是大梁朝的武官,最開始開口的時候自然說的是關乎朝廷的話,可很顯然,那并不是皇后娘娘想要聽的東西,但他仔細想了想,卻是不知曉皇后娘娘之后想聽些什么。
這全部,到底是什么意思。
皇后娘娘看了一眼宋斂,說道:“說說那少年品性吧,是不是算個好少年,仔細說說,不要太籠統。”
宋斂沉默了一會兒,輕聲道:“依著臣來看,陳指揮使自然不錯,看性子,算是坦蕩,還頗有……”
想起那少年的狡黠,宋斂不知道該不該說出來,沉默了一會兒,他說道:“之前臣誤以為他有些太過于在意錢財,但后來一看,理應是臣看錯了。”
如果陳朝現在在這里,肯定要慶幸自己送出的那顆血參讓宋斂對他改變了看法,要不然此刻被他告知了皇后娘娘,事情就變得更沒有那么簡單了。
“從小苦慣了,現在在意一些外物,倒也不是什么問題。”
皇后娘娘輕聲開口,聲音里有無盡的心疼之意。
感受著這種情緒,宋斂沒有急著說話,只是想著為何皇后娘娘會有這樣的情緒,這種情緒明顯是只有對自家子侄輩才會有的情緒,可陳朝才多大,怎么都不可能是皇后娘娘的子侄吧。
當年那位大將軍一共有四個子女。
兩男兩女。
皇后娘娘便是長女,長子當初效力于那位廢帝,幾次帶兵阻攔當今陛下,最后神都城破,陛下倒也沒有誅殺這位皇后娘娘的弟弟,只是將其軟禁在府中,前兩年那位已經郁郁而終。
次子則是在當初一直為陛下傳遞消息,被那位廢帝知曉,當即誅殺。
至于皇后娘娘的那位幼妹,一直沒有嫁人,到了如今更是只在府中吃齋念佛。
那些人自然也有后人,但哪個不是登記在冊?
怎么可能是陳朝?
“本宮記得,天監十一年,渭州有一場水患。”
皇后娘娘的聲音把宋斂從沉思中帶了出來,宋斂說道:“娘娘說得沒錯,那一年天下發生了很多事情。”
天監十一年,對于修士們來說是難得的一年,對于大梁來說,卻是不容易的一年,那年北境有妖族犯邊,是近年來最為大的一場戰爭,雖說最后妖族還是被擊退,但為了這場戰爭,大梁朝的國庫也所剩無幾,這也導致了之后的渭州大水,朝廷無法在第一時間里籌措到足夠的錢糧去賑災。
那一年,渭州其實淪為了煉獄。
渭水兩側,路有餓殍。
“那年,那孩子就在渭州。”
皇后娘娘眼中有些傷心之意,輕聲道:“那年那孩子不過十二三歲罷了。”
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年要在那種情況下活下來嗎?
宋斂沉默了一會兒,才說道:“那確實很不容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