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宋斂很是感慨,畢竟當初大梁皇帝起兵之時,并無人看好那位只有八百護衛的藩王,可誰能想到,也就是僅僅三年,一整座大梁朝便已經易主,不過當今陛下也好,還是當初那位廢帝也好,都是靈宗皇帝血脈,因此天下很快便接受了這個事實,根本沒有動蕩什么。
宋斂說道:“若是那位廢帝繼續在位,或許是一位仁君,但只怕對于大梁的百姓來說,并非是好事。”
那位年輕廢帝當初在位的幾年,雖然已經在治國上展露出了仁君風采,可在武事上,那位廢帝不過是個三境武夫,也沒有什么天賦,對于北境也好,還是疆域內的鎮守使也好,似乎都沒有什么掌控的意愿,這對于大梁朝來說,絕對不是一樁好事。
這座王朝可以不要一位仁君,但絕對需要一位雷厲風行的雄主,才能鎮住北方和方外那些修士。
大梁朝前幾位皇帝陛下,或許不都是仁君,但都絕對是雄主,要不然大梁朝也不會短短二百余年,便已經變成了遠超前朝的盛世。
“靈宗陛下當年其實是有些糊涂了,若是一開始便在太子薨逝之后選擇傳位給陛下,哪里有這么多事情?”
大梁朝民風開放,這種事情雖說不可在外面議論,但是私下里說上幾句倒也無妨,即便是被人捅出來,也問題不大。
陳朝皺眉道:“當初太子薨逝,若是靈宗皇帝選擇傳位于當今陛下,太子的后人,也就是那位廢帝在內的諸子會活下來嗎?”
宋斂看了陳朝一眼,說道:“當今陛下雖說不如那位廢帝寬仁,但肚量絕對不小,如果真是靈宗皇帝傳位于陛下,那陛下名正言順登基,何苦再殺人?”
宋斂有些嚴肅,說起此事的時候,他有些變化,和之前不同,沒有那么好說話。
陳朝想了想,說道:“有理。”
他想了想,說道:“陛下登基這十三年,除去天監十一年的那場渭州水患之外,的確沒有什么可以苛責的地方。”
提及那場水患,宋斂感慨道:“這是天災,非人力可以阻擋,當初渭州的那場水患,朝廷已經竭力在救人了,不過到底太突然,加上那年北境的妖族也在返境,國庫空虛,要不然絕死不了那么多人。”
宋斂忽然問道:“你之前是天青縣鎮守使,再之前,也在渭州?”
陳朝點點頭,沒有隱瞞,說道:“都過去了。”
宋斂神色復雜的看了陳朝一眼,說道:“有些怨恨?”
陳朝搖搖頭,說道:“能活下來已經是很幸運的事情,有什么好怨恨的,朝廷賦稅要拿到北方去,是為了整個大梁朝的百姓不受妖族欺辱,南方的百姓本就不聞馬蹄聲多年,這都是需要感恩的事情,怎么有怨恨的說法?”
宋斂拍了拍陳朝的肩膀,沉默了會兒,說道:“大梁朝的現在要靠北境的那些人,靠陛下,但未來,絕對是需要你們這樣的年輕人的。” 陳朝如今已經在神都闖出名聲,以后的仕途怎么說都不會太差,若是有幸以后能成為忘憂境的強者,那么以后不管是在鎮守使一脈里繼續往前去走,還是去往北境,他也絕對會是大梁朝未來的柱石之一。
陳朝苦笑道:“下官就想著混著日子當個小官,哪里有這么大的理想?”
宋斂意味深長道:“有些事情該如何,本就不是我們能夠決定的,在人間行走,有幾步是按著自己意愿去走的?”
“大人你這突然變得如此正經,真讓下官有些不太適應。”
陳朝看著宋斂,打趣開口,想要緩和一番氣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