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那個可不是野菜,野菜都拿去給豬煮著吃了,人想吃還排不上號呢。碗里的那些綠葉子都是楊樹葉子,楊樹葉子是食堂里這幾個老娘們去林子里擼的,拿回來后擇干凈,然后用熱水焯一下,在用涼水侵泡,每天堅持換水,差不多泡一個星期吧,楊樹葉的苦味就能泡掉。食堂煮粥的時候,就從大盆里攥出幾坨菜葉放進去,攪合攪合就是一鍋菜粥了。
要說為啥人不吃野菜反而是給豬吃,人吃樹葉子呢。因為在這個時候人的地位真的就沒有豬重要,必須保證豬吃好吃飽,這樣它才能長膘不是嗎。
媛思不是很理解這種邏輯,但是處在這個環境里,也沒有她質疑的權利。
晚上回家之后,才算是找到些有意思的事情做,就是和左大丫學習掐辮子。
掐辮子就是挑選粗細合適的麥稈,剪掉上面太細的地方,剪掉下面太粗的地方,就剩下靠上面手臂長的一節,像編辮子一樣,把三根麥稈辮到一起,編到下面的時候,直接用另一根麥稈接上,接頭都能編到辮子里,這樣來回的能把辮子編的很長。
就像老太太,手上就非常麻利,左一下右一下的,一小會兒就編了老大一節。夠一定長度后就像是纏毛線一樣,把編好的辮子繞道小凳子的腿上。
纏二十四圈為一貫,這一貫辮子拿到收購站去能賣兩毛四分錢,它主要的用途就是做草帽什么的。
掐辮子李家村的老老少少基本上都會,只是像老太太手腳這么麻利,這么能干的人少。老太太基本上一天能掐一貫。
李家村還有一個創收的方法,就是制麻,這個是先要種麻,然后經過漚麻,撥麻、曬麻幾個步驟才能出麻,收購站給的價格很不錯,兩塊多錢一斤。
只是李媛思家地少,都用來種糧食了,所以就沒有麻賣。
媛思到是挺喜歡掐辮子的,因為她發現她能通過掐辮子鍛煉精神力,努力用精神力控制麥稈去編辮子,現在她的能力還很弱,還達不到指哪打哪的地步,只能是利用精神力讓麥蓋像應有的方向微微彎身,下一步還是需要人工去處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