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烏雞也叫黑雞,骨頭都是黑色的,是他們當地的土雞。烏雞肉質鮮嫩,紅燒和燉湯都巴適得很。
“你還真提了雞過來。”陳墨笑著道:“我家里是沒有土雞么。”
“你們是你們的,我家里的土雞都是放山上跑的。”張成說。
“這種土雞多少錢1斤?”程唐問。
“兩百元1只。”程唐說:“不稱斤。”
“1只,大概多重?”
“兩三斤。”陳墨說:“我家里也有,不過是養院子里的,等下回去的時候,你抓兩只回去。差球不多的。”
“算了,我想買跑山雞。”程唐看著張成:“待會兒賣我兩只。”
“提兩只回去就是了。”張成道:“我家里還有十幾只。”
烏雞里面的跑山雞要貴一點。
烏雞個頭不大,長得也慢。他們這邊農村養烏雞的還挺多,不過基本上都養來自己吃。在青山鎮的市場,也是偶爾才有烏雞賣,價格也貴。
要是散養的三黃雞,或者大紅雞,那些也可以稱之為土雞,但價格,就便宜很多。通常二十元到五十元1斤。
“哥,你那果園要不要也散養一些雞。”張成問。
陳墨搖頭:“養雞太麻煩了,弄的到處是雞屎。”
果園里面養雞,不能養太多了,不然果樹容易得病。養二三十只的話,自己吃的雞,好處要大于壞處。
不過養雞,陳墨可不希望地壩上面都是雞屎。
“你真把雞提過來了。”陳媽看到張成提著的烏雞,笑著說。
張成笑著點點頭:“我去殺雞了。”
陳墨將菌子拿出來,再拿一個口袋,裝了幾斤沒有開傘的菌子,遞給劉瑩:“給,帶回去吃。”
劉瑩接過:“早上你一個人,撿到這么多菌子?”
陳墨‘嗯’了一聲。
程唐道:“今天我們也買了幾次斗雞菇,都是一百多1斤。這種沒有開傘的斗雞菇,兩百多吧?”
“現在的價格,兩百四吧。”陳墨道。
“哥。”張成喊道。
“啥?”
“網上賣的那種雞樅菌的菌種,是不是真的?”張成道。
“你買一些回來試試嘛。”陳墨洗著菌子。
有一種黑色的雞樅,應該是人工培育出來。
陳墨吃過那種菌子,味道和野生雞樅菌差的很遠。好像還有人說那不是真正的雞樅,不需要白蟻共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