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26章韓非的毒雞湯(求訂閱)-《始皇帝》


    第(1/3)頁

     book chapter list       第127章韓非的毒雞湯

      這張地圖很是簡陋,很多地方還畫得不標準,可已經能明很多的問題。

      張平繼續道:“秦昭王時,曾經攻克楚國的舊郢,結果楚人退去,依托淮泗之地反擊秦軍,秦軍卻是因為后勤不足,被楚軍擊敗;又是圍攻魏國都城大梁,想要一戰滅魏國,卻是敗退而去。又是想要攻克邯鄲,滅趙國,再次邯鄲大敗。”

      “連續的戰敗,秦國不再奢望一戰滅國,而是不斷零敲碎打的攻擊韓趙魏,不斷蠶食其城池,今日攻五城,明日拔三城,不斷侵蝕其領土。”

      “下好似一條蛇,趙國,燕國為蛇的頭部,韓國魏國為蛇的腰部,楚國為蛇的尾部。打蛇頭,蛇尾來救;打蛇尾,蛇頭來救;打蛇腰,則首尾都來救。秦國若是滅韓國,等于告訴諸侯,秦國要截斷下的脊梁,那么山東各國必定傾力相救,韓國也會拼死抵抗,對秦國必定大大不利。”

      “臣以為蒙驁占據成皋、滎陽之后,必然回師而去,而不是一舉滅韓。”

      打仗要計算軍事成本,比如糧草運輸,器械裝備,將領指揮、士兵士氣、軍陣布置等等;可更是要計算政治成本,其他各國的反應,民眾的反應,各國貴族的反應。

      滅掉韓國,對秦國好處少;不滅韓國,對秦國好處多。

      自然是不滅韓國。

      韓王松了一口氣。

      張平道:“秦國,要實行仁政!”

      韓王笑起來:“秦國如虎狼,怎么會如綿羊一般,實行仁政。不可能,不可能!”

      張平嘆息一聲,道:“沒有什么不可能。秦國任用呂不韋為右丞相,呂不韋學過儒家之學,學過法家之術,學過墨家之學,就連道家,農家,縱橫家等也是學習一二。什么都是學習一二,可什么都是不精通。”

      “可本質上呂不韋卻是崇尚儒家之學,還有一些俠客的味道。”

      “只是滅東周國,可秦王卻是冊封呂不韋為文信侯,封地在洛陽、河南二地,食邑為十萬戶。”

      韓王道:“呂不韋何德何能,論及功勞比不上商君、張儀、魏冉、范雎等,如何能得到十萬戶食邑。我韓國現在戶口也不過是十五萬戶而已……”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秦王,很是感恩呂不韋。

      呂不韋這次投資,可謂是最為成功的買賣。

      在邯鄲城的時刻,誰能想到昔日的質兒會成為秦王,呂不韋的眼光和勇氣皆是一流。當然,秦異人也是極為重視情誼,一下子賞賜呂不韋十萬戶食邑,食邑之多可謂是秦國之最。

      張平道:“呂不韋成為秦王的寵臣和權臣,國家大事皆是任命于他,對他極為信任。滅掉東周國,卻是沒有滅國絕嗣,而是把東周公遷移到陽人,食邑為五千戶,滅國而不絕祀,可謂是仁義!”

      “昔日的時刻,秦人破城之后,不僅殺盡俘虜,更是搜殺婦人,孩童,用來換取軍功。可這次,秦人攻破滎陽城后,卻是沒有大量的殺戮,只是遷移滎陽的百姓到了關中,只要為官奴上三年,就可成為自由民;若是貴族出生,只要沒有大罪,可以用錢帛進行贖買,免去三年的官奴之刑。這些皆是呂不韋的政策。只要呂不韋不死,秦國政策想來不會有大的變化!”

      想著這一戰當中,秦軍的表現,張平就有些不安。

      長平之戰的時刻,秦軍為何坑殺趙軍,不是缺少糧食,而是缺少軍功。

      只是那一戰,秦軍折損巨大,若是接受趙軍投降,就會出現盈論不足,白起和很多將領不僅無功,反而有罪,反而要減爵。

      為了爵位,只能坑殺趙人,用趙饒人頭,換來軍功。

      范雎主張,毋奪其地而奪其人,坑殺趙人四十萬也是“奪其人”的表現。

      可也是這種坑殺,讓六國對秦國的抵抗,分外激烈。

      現在,秦國卻是放棄了那種殘暴,變得相對柔和起來,六國還能一致對抗秦國嗎?

      韓王道:“如何對抗秦國,如何保存我社稷,請丞相教我?”

      張平嘆息道:“臣也是沒有法子!”

      ……

      告辭韓王,張平回到府邸當中,微微發愁。

      他的父親張開地,曾經曾在韓國擔任官職,先后輔佐韓昭侯、韓宣惠王、韓襄王三代君主;到了他這一代,也是輔佐過韓厘王、韓桓惠王,官至相國,可謂是五世相韓。

      對于韓國頗有感情。

      也想韓國不斷變得強大,只可惜韓國處在四戰之地,南面是楚國,北面是魏國,東面是齊國,西面是秦國,哪一個都是打不過,發展空間有限,土地有限,人口不足。只能靠提升武器裝備,提升韓國的戰斗力。

      韓國的鐵劍,鐵甲,為下稱雄;韓國的弩箭,更是勝過其他各國。

      然而,韓國卻是屢戰屢敗。

      勝利的次數,反而很少。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首市| 宁海县| 会同县| 蕲春县| 句容市| 玛多县| 荃湾区| 东台市| 叶城县| 丹阳市| 保靖县| 犍为县| 嘉义县| 库尔勒市| 理塘县| 靖州| 鄯善县| 三都| 通江县| 衡山县| 那曲县| 平塘县| 彰武县| 辽阳市| 伊吾县| 龙州县| 顺昌县| 西丰县| 临西县| 和硕县| 东方市| 余姚市| 阿克苏市| 哈巴河县| 精河县| 阳江市| 屯门区| 石泉县| 武鸣县| 博乐市| 泉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