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墨爐煉鋼初步成功,只是成本相對較高。
相應的,還有很多的問題要前去處理。
比如,煤礦的挖掘,開采,乃至是運輸。
煤礦的屬性探查,含硫太多不行,含磷太高也不行,最好是低硫低磷的煤礦。同樣,煤礦不能太深,太深了不好開采挖掘,最好是露天煤礦。
唯一比較幸運的是,關中地區,隴西地區,陜北地區等,不缺少煤礦。只是露天煤礦相對稀少,尋找好品相的煤礦,更是頗為費時費力。
品質上好的鐵礦,也需要仔細的尋找。
這些都是需要漫長的時間,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
墨爐連續使用三五次后,就要報廢。墨爐大量的燒制,對于石墨的尋找,還有其他高溫材料的尋找,這些都需要大量成本和時間。
轉爐建造,所需的耐火磚,需要的高溫材料。
還有對煤礦當中,去硫去磷的設計等等,這都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趙政雖然得到穿越者記憶,在那個記憶當中,有著大量煉鐵煉鋼知識,可頗為瑣碎凌亂,缺乏系統,還有很多錯誤的知識。
有些可以指點,可有些只能靠工匠知己去研究探索。他也只是提出一個大致的方向,然后下面的工匠去努力去吧。
幸運的是,秦國的工匠長年冶煉,有著豐富的經驗,只是缺乏系統的總結,缺乏相應的方向,只是稍微指點一下,就是快速前進著。
在某些事情的處理上,比他想象當中還做得好。
秦王賞賜了相里鉅,爵位連續升了三級,可謂是重賞。
其他的工匠,也是相應的提升著爵位,
只是作為最大的功臣趙政,卻是下意識的被忽略著,沒有任何賞賜。
眾人也沒有提出什么異議,很多時刻不給于賞賜,往往就是最大的賞賜。
……
把玩著鋼鐵寶劍,秦王好似遇到一個可愛的玩具,愛不釋手,時常佩戴在身邊,頗為喜歡。
揮動著五尺寶劍,上下劈砍著。
虎虎生威。
他是秦王,可更是一位老將,喜歡著名馬,更是喜歡著寶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