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燕丹說道:“老師,這些年來,我不斷思索著樂毅,思索著當年滅齊成功,我燕國成為東方大國,那該多好呀!只是滅國太難。秦國能滅掉蜀國,是因為蜀國在偏遠之地;趙國本滅掉中山國,是因為中山在趙國包圍當中。”
“至于齊國滅掉宋國,付出巨大代價,最后招來六國圍攻。當年擊敗齊國的,是六國聯(lián)軍,而不是燕國。燕國妄想著獨吞齊國,本身就是不能……燕昭王也好,樂毅也好,皆是不信命,皆是要強行滅齊,終究有此劫!”
鞠武說道:“太子,往事已去,莫要說這些了!”
燕丹也說道:“是呀,往事已經過去,莫要沉湎在昔日的榮耀當中。燕國太弱小了,不敵齊國,不敵趙國,唯有借力打力才有一線生機!刺殺趙政,雖有失正道,卻是挑起兩國大戰(zhàn)的最好手段!”
鞠武說道:“太子,你要小心了!”
……
趙國,邯鄲城外。
有一個個莊園,聳立在城池之外,從高空之上俯視,好似一個個黑色的小點。
在莊園的四周,有著高大的鄔堡,高高聳立在那里,高大的院墻環(huán)繞成巨大的一圈,里面有糧庫,兵庫,馬圈等等,有奴仆拿著刀劍在巡視,監(jiān)控著一切。
整個莊園,顯得井然有序,自給自足。
平時的時刻,耕地種田,積蓄粟米;閑暇的時刻,手持干戈,化為兵卒。
這樣的莊園,在趙國極為普遍,數(shù)量極為眾多。
進入戰(zhàn)國后,各國陸續(xù)進行著變法,李悝(kuī)變法,商鞅變法,吳起變法,申不害變法,燕昭王變法等等,這些變法看似側重點不同,可本質上皆是削弱封君的權力,加強君王的權力。
趙武靈王的改革,胡服騎射之下,趙國的軍事實力大幅度增加,可對政治上的改革卻很少,在趙國上下有著一個個大大小小的封君,還有諸多的大商人,大豪強等等,他們擁有莊園鄔堡,奴仆數(shù)千,有著鎧甲器械,有著自己的部曲。
在莊園當中,寬敞的打谷場上,有著五十多名奴仆,有的拿著斧子,有的拿著戟,有的拿著鈹,有的拿著干戈,五人為一伍,彼此配合在一起,長短相濟,在喊殺著,在訓練著。
揮汗如雨,訓練的強度在加大。
趙甲穿著麻布衣裳,腰部是灰色的麻布,腰部是灰色的腰帶,沒有玉佩,腳下穿著草鞋,手中握著長刀在劈殺著,在不斷呼喊著,殺氣騰騰。
就在這時,走來褐衣的男子,揮手招呼著。
訓練的眾人皆是停下來,整齊的排列。
褐衣男子上前道:“爾等,可忘記長平之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