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咸陽,秦異人-《始皇帝》
第(2/3)頁
又是問道:“公子加入趙之學宮,已有一段時間,可有收獲?”
趙政思索道:“感覺加入學宮,所學知識多數無聊且無用。多數學子,皆是善于嘴炮爭辯,不喜農桑;多數夫子皆是夸夸其談,借古諷今無數,可談及如何治國,多數泛泛而談,缺乏明確可行的措施!”
“又有夫子,徒有虛名而無實才,言行不一,喜好鉆營取巧;又有夫子,外表樸實,穿著粗劣簡樸,自稱無為,卻是沽名釣譽,自稱無欲,卻是為圖大利,虛偽而可笑!”
“又是有夫子,高冠奇特,衣著華麗,博聞善辯,高談空論,裝點自身門面,專門誹謗時俗,卻是為引來君王注意,用來求官!這類士子,在學宮數量頗多?!?br>
李名點頭道:“學宮當中,這類游士、夫子等,數量頗多。
只是那又如何,他們手不能提,肩不能扛,不能下地耕田,也不能拿著戟戈到戰場上拼殺。難道如秦國律法那般,為城旦鬼新,前去板磚不成?他們什么都不會,只有一張嘴,只能靠著三寸不爛之舌。若是運氣好,可成為蘇秦張儀;若是運氣差,也能成為公卿食客?!?br>
趙政道:“靠著三寸不爛之舌,就可獲取俸祿,誰又愿意種田。不種田,軍隊如何打仗,國家如何穩定?!?br>
李名說道:“你說的有道理,可秦國太過極端。秦倡奸民之治,行弱民之政,禁游學之士、驅工商之民、囚游俠之士。以萬民為隸臣,不致其知,反使其愚;不教其禮,反促其狄。自衛鞅變法至今愈百年,國多隸臣、民多贅婿,其已弱也……”
“秦國焚燒,《詩》、《書》,焚燒《周禮》,禁先賢之道。秦國無法聽音樂,無法飲酒,不提倡仁義禮愛,不倡導善辯智慧。也不會教導百姓詩書,讓百姓變得聰明博學,而是想辦法讓百姓變得愚蠢?!?br>
“昔日周厲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汕胤ㄖ拢烂裰趧儆谥軈柾酢G貒鵀槊?,不是耕,就是戰,不是當奴隸,就是當贅婿,秦法之嚴苛勝過夏桀,商紂王。秦乃虎狼之國,褚衣塞道,刑者遍野,天下人皆不愿為秦民,故韓民奔趙、蜀人逃楚。若是邯鄲淪陷,我只能逃亡代郡;若是代郡淪陷,我只能逃亡匈奴。寧為去匈奴流亡,不愿為秦法之民?!?br>
趙政深吸一口氣,開始用詭辯之術,開口道:“夫子,秦法固然嚴苛,堪稱暴政??追蜃友?,苛政猛于虎。秦國是苛政,可趙國難道不是苛政嗎?楚國不是苛政嗎?齊國不是苛政嗎?魏國不是苛政嗎?試問天下七國,哪一國不是苛政?”
李名道:“七國,皆是為苛政,可秦國最為苛政!”
趙政心中默然。
他頗為敬重這位老師,可這位老師卻是堅定的反秦分子,骨子里厭惡著秦法,厭惡著商君。
……
咸陽城,始建于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十三年遷都于此。秦惠文王時繼續增擴。咸陽城東西約7200米,南北約6700米。北宮墻外有一條與宮墻平行的大道,已知長960米、最寬處54.4米。宮外另有一條南北大道,寬50米,應是北達咸陽宮、南至興樂宮(渭河南秦宮殿)的南北干道。
咸陽城的西部和西南部有手工業作坊區,在里面的收工作坊,主要是官營為主,軍事為主,有著皮革作坊、冶金作坊、鎧甲作坊、兵戈作坊、玉器作坊、木料作坊、染色作坊,弓箭作坊等等。
劃分為一個個板塊,好似螞蟻一般行走著,每個工匠負責一道工序,呈現流水作業。
有的工匠制作車輪,有的工匠制作弓箭,還有的在打造弓箭、鎧甲、戈矛等等,數量足足有十萬之多。
著十萬多工匠為秦國,為上百萬秦軍提供了弓箭、長戈、寶劍、鎧甲、輜重車等等大量的軍事裝備,支撐著秦軍作戰需求。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漳县|
五华县|
门源|
台安县|
都安|
迭部县|
巫溪县|
天门市|
青田县|
沙雅县|
资溪县|
西乌珠穆沁旗|
阆中市|
广德县|
营口市|
宣恩县|
榆林市|
海伦市|
长春市|
安泽县|
长垣县|
奎屯市|
晋城|
天柱县|
孟连|
开封市|
和硕县|
射阳县|
内江市|
彭州市|
那曲县|
正蓝旗|
宁都县|
汨罗市|
穆棱市|
辉县市|
永定县|
襄垣县|
孝义市|
石景山区|
喀喇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