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好在他們是跟在范武的身后,這樣的法寶碎片,要多少有多少。 前提是有不長眼的仙神,被范武視為那種,可收獲的自由屬性點。 就在幾人在官道上,一邊走一邊聊天的時候…… 忽然。 后面傳來了一陣密密麻麻急步行走的聲音。 當眾人回頭一看的時候,就發現這竟然是一群,風塵仆仆的百姓。 這一群百姓的數量非常之多,放眼望去密密麻麻,都是熙熙攘攘的人頭。他們或多或少,都背著一些行囊。 有些百姓的行囊比較多,就用驢子來馱著。 甚至其中……還有坐在馬車上的達官貴人。 他們都聚集在一起,似乎要趕往一個方向。 而且他們的衣著打扮,看起來也不像是受災的流民,更不像是四處流竄的反賊。 像是一群集體出遠門的人。 更讓人驚奇的就是……在他們的前面有一伙道士在開道,那些道士手中捧著大量的黃紙,道士們一邊往前走,一邊撒黃紙。 他們口中還念頌著道經。 云九卿錯愕問道:“這是什么當地的習俗嗎?” 劉風搖了搖頭,苦笑道:“雖然誅妖省和大炎皇城是相鄰的,但是我也很少來到這個地方,不太清楚他們這些人,現在這是在干什么。” 行風子呢喃道:“他們好像都是信道的信徒,而且他們比大周王朝的信徒都要誠懇的多。” “甚至……”雖然行風子自己,也是道門中人,但是他還是選擇有啥說啥:“甚至傳感到了有一種,不太對勁的感覺。” 因為在行風子的印象之中,道門的信徒雖然很多,但也不至于這么狂熱吧? 他所在的地祖觀之中的那些香客們。 雖然也非常的誠懇,可也不至于是這個樣子。 莫非,這大炎王朝的道門…… 和他們大周王朝不一樣嗎? 嗯…… 這個可能性也不是沒有。 畢竟一方水土。 養一方民俗。 只見,后面的那一群人很快就趕上了范武等人。其中在前面開路的幾個道士,見到了穿著道袍的行風子之后,頓時眼前一亮。 一個年齡看起來和行風子相彷的道士快步走了上來,稍微打量了一下范武等人之后就好奇地問道:“這位道友也是要去瞻仰仙神的嗎?” 行風子一愣:“仙……神?! ” 他有點懵逼,困惑道:“為何要去瞻仰仙神?” “道友你不是本地人啊!”那個很熱情的道士,聽見了行風子那種與他不一樣的口音之后,頓時恍然大悟:“咱們誅妖省的城皇老爺,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下凡顯靈!” “每當這個時候,都會有很多的修道者與百姓,過去瞻仰她老人家。而她也會十分康慨地為我們講經論道,我們都是去瞻仰城皇爺的!” 這個頗為熱情的道士,三言兩語就將他們這一行人,為何會聚在一起的原因給說了出來。 這讓行風子反應過來:“一尊城皇老爺下凡講道?” “是啊!”熱情的道士說道:“這可是咱們誅妖省,一年一度的盛況,可非常的不得了呢!” “我看……這位道友也是順著這條官道走的,順著這條官道走的話,剛好到那城皇廟。” “不如,道友隨我們一同去看一看?” 說著這些話的時候,這個比較熱情的道士語氣之中,還是帶著一絲自傲的,畢竟不是什么地方,都會有城皇老爺下凡講道。 “抱歉,小道我做不了主。”行風子稍微搖一搖頭,然后他看向了范武:“范道長,您覺得呢?” “如果正好是順道,那就去湊湊熱鬧。”范武說道:“興許會有意外收獲也說不定。” “范道長?”那個熱情的道士詫異道:“這位,也是道門的一位道友?也是一位修道者嗎?” 行風子解釋道:“除了這位劉風居士是大炎王朝的本地人之外,我們都是來自于大周王朝的修道者。” “在下行風子,來自大周王朝地祖觀。” “這位云九卿居士,來自大周王朝南郡云家。” “這位范武道長,來自大周王朝的囚龍觀。” 那個熱情的道士登時一驚。 他還以為就只有行風子是一個修道者,因為行風子一看就是氣度不凡,絕對不是普通的道士。 結果沒想到這一行人里面全部都是修道者! 而且其中有三個人,還是來自于鄰國大周王朝! “原來都是道友!”這個熱情的道士自我介紹道:“貧道是大炎王朝仙谷觀道士,那幾位都是貧道的師兄,我們也都是修道者。” 仙谷觀? 沒聽過! 大炎王朝里的道觀,很顯然行風子是從來都沒有聽聞過。 不過既然范武道長也已經發話了。 幾人自然是跟隨在這一群人里,隨著這樣的一群人,一同朝著一個方向而去。 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從他們眼中的那股熱切,就能夠看得出來,他們對于那位城皇老爺,是十分尊崇的。 而人群之中……也有不少人在好奇地打量著范武等人,畢竟范武等人在這樣的一群人里面,也算是非常的引人矚目。 尤其是范武他們還拉著一副棺材,并且無論是口音、還是體態,都不像是大炎王朝的人。 種種特征全部加起來,屬實是過于吸睛了。 當然,面對這些百姓們的好奇目光注視。 而范武等人早就已經習慣了,也可以將這些目光,給完全無視了。 時間再度流逝。 等到第二天的時候,他們來到了一處城池之中!這里,是誅妖省的主城,與誅妖省的名字一樣,此地叫做誅妖城。 看起來有點類似于放午前是一座省里的省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