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此時已是冬季,山中草木凋零,寒意愈加森然。
古廟面積并不算大,僅僅是三兩間屋,周圍種著竹子和松柏。依稀可以看見,古廟的屋檐,有著煙熏火炙的痕跡,某些地方還有刀劈斧砍留下的印子。這些痕跡在歷代廟主的精心打理之下,不但沒有破壞廟的整體結構,反而突出了廟的歷史滄桑。
此時就有著人聲。
“老師,事情已經辦好了。三十二處福地節點,一個不差。我反復檢查了三遍,沒有謬誤。”一個中年人的聲音就傳了出來,洪亮清晰,恍若金鐵,鏗鏘有力。
“那就好,本門籌謀六十年,不知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做的這事,不可在這種細節之上出錯。”一個清亮的聲音傳來,如山間清泉在石上流淌,有特殊的韻味。
“老師,這件事若是成了,您就能證地仙道業,開辟洞天了。”
“洞天開辟,本門門也就有了退路,從此坐看人間春秋,方是一方道脈,道海宗源。前朝玉清道不就是借著龍氣敕封從而一步登天,開辟洞天,稱為道脈的嗎?如今我們也可以做到。快了快了,三代籌謀,百年積累,到我這一輩,終是見著成事的希望。”
隨后,又是唏噓,念及門中先輩畢生奮斗,為此不知多少人犧牲,兩人一時間都是無言。
“既然這樣,你先去吧。”
“是。”那弟子就出去,再輕輕關上,恭謹一禮,轉身離去。
那屋中之人,貌若少年,膚若嬰兒,眼中隱有豪光,此是精神滿溢,煉神有成之相,在道書之中被稱作“虛室生白”的就是了。
過了一會兒,這個少年悠悠一嘆,道:“方景潤,不要自誤啊!”
“哼哼,貓哭耗子假慈悲。”就在這時,一個陰陽怪氣的聲音不知從何處響起,詭異的是,屋內并沒有其他人。
少年似是已經習以為常,并不打理他,只是默然。
過了一會兒,那聲音又響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