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它本質上是一種“不用償還”的無限期債券。
短期來看,只要發行就會獲得大量幾乎無成本的融資。將視線稍微放遠,需要付出的成本也僅僅只是每年固定時期的分紅。
分紅的這點小錢,稍微操控一下股價,就能讓自以為賺了的股民,像是韭菜一般吐出來。
從這些點來看,發行股票似乎百利而無一害。事實上也幾乎如此。
唯一能稱得上風險的就是,有心之人在未經董事會同意的情況下,惡意收購流通股票成為大股東。
不過,到一八五九年為止,美國的債券市場上,還從未發生過一起惡意收購,因為這年代“上市”的公司就寥寥無幾。
威廉雖然只擁有紐黑文黑鷹銀行極少的股份,但是他是黑鷹銀行的現任總裁,他提出的“新英格蘭地區銀行券一體化戰略”,從戰略層面來講層層遞進,從目前的實際操作結果來說,也有著一個非常良好的效果。
他想從一個勝利走到另一個勝利,但是現在遇到了一點小問題,陷入了一點小瓶頸,這個瓶頸不在戰略層面,而在于黑鷹銀行自身的資金不足,無法支持更大規模的銀行券收購計劃。
錢不夠,就要融資。
融資的方法千萬種,但不讓股東擔心手中股份被稀釋,地位被威脅,又安全的融資方法就很少了。
發行債券固然好,但是債券要還的。
無論是三月期,還是一年期,亦或者是三年期。
發行的少還行,銀行指尖稍微漏一點就還上了,如果發行的多,到期就需要償還大量的債務,銀行內的可用現金就會被大量抽走。
一旦同時發生稍微大規模一點的存款擠兌,就會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就有讓銀行倒閉的可能。
而黑鷹銀行現在需要的是巨量的現金,少量了沒用,量大了未來又還不上。
發新債還舊債這樣針尖上跳舞的極限操作,沒有足夠優秀的人才操作也玩不來。
綜上種種難題,威廉在雄風大振馳騁之余,好不容易從下半身往上半身擠出一點點腦子思來想去,才想到了發行股票這個偏門的辦法。
沒錯!在這個年代發行股票就是很偏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