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九章 還治其身-《一品江山》
第(2/3)頁
現在《河圖》是真是假已經不重要了,甚至文彥博有沒有收受《河圖》都無所謂,只要把風吹到官家耳中,就足夠文彥博喝一壺的!
事不宜遲,賈昌朝馬上找來了自己的門生,鹽鐵副使郭申錫和監察御史張伯玉,命他們立即上奏此事,彈劾文彥博欺君罔上,心懷不軌!
~~~~~~~~~~~~~~~~~~~~~~~~~~~~~~~~~~
與此同時,參知政事王拱辰,出現在了西府門前。盡管東西兩府隔街相望,但這還是這位前狀元,離開樞密院一年多來,頭一次回到這里。
因為他是那樣屈辱的離開的……這位韓琦那屆,以狀元唱出東華門外好男兒,不知多少次,被人當作狄青故事的背景。人們說起當年,狄青看到狀元游街,同伴羨慕不已,說:‘我們一輩子也沒法這樣風光。’狄青卻昂然道:‘那不見得,還得看各人的努力。’時,都會補充一句:‘結果還真讓狄元帥說著了,當年那位狀元郎,現在是他的下屬。’
對于從來被視為的天之驕子的狀元郎來說,是可忍孰不可忍?何況還得每天對著這個人,每天給他請安?王堯臣的修養和風度,終于被心中的邪火燒光,他不僅處處和狄青唱反調,就連每日例行的請安都能玩出花樣來……每次請安時,他都會盯著狄青臉上的金印,嘿然笑道:“樞相大人,可真是愈加鮮明了!”
盡管狄青面子矮,從來都讓著文官,可禁不住他日復一日的冒犯,終于有一天,在王堯臣爽過之后,狄青突然微笑的盯著王堯臣,平靜道:“你這么喜歡,我就送你兩行,如何?”
王堯臣臉漲得通紅,半個字都說不出來。東華門外唱出來的好男兒,終于還是被個賊配軍給壓倒了。遭受這種奇恥大辱后,王堯臣瞬間崩潰,轉身到政事堂告狀……他不會理會,自己給狄青造成了多大的羞辱,因為在王狀元的心中,賊配軍是賤兒,他這樣的狀元進士是貴人!
沒辦法,文彥博只好奏請,把他調到東府來,離開了讓他抬不起頭的樞密院。所以,要問這世上誰最恨不得狄青下地獄,恐怕王狀元得居首位。
這次,他是來給文彥博送札子的,按說用不著他個副宰相跑腿,但王狀元還是親自來了,他是來報復的,他要親眼看到,賊配軍崩潰的樣子,才能一雪心頭之恨。
狄青是個大度的人,早就忘記了當年的恩怨,他客氣的請王狀元就坐,又讓人上了茶,才詢問有何貴干。
王拱辰微笑著,將一份手札,送到了狄青面前。
所謂手札,又叫札子,乃正式的奏表、公文之外,類似于親筆信的一種非正式文體。
狄青拿到的,是文彥博的親筆信,展開一看,不禁變了臉色……只見文彥博以親切溫和,卻不容置疑的口吻,允許狄青可以自行請辭,得到體面的結局。甚至連未來的待遇都替他安排好了,文彥博保證,他將奏請官家,升狄青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出判陳州。
任哪個不知內情之人,看完這封信,都會相信,宰相和官家已就狄青的命運達成一致了……盡管文彥博在最后強調,這是他個人的意見,但宰相親筆寫就,副宰相專程送來的手札,說僅是‘個人意見’,誰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