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太師有命,6信不敢怠慢,趕緊換上官服,跟著那官員趕往中書省。大玄為了防止有臣子大權獨攬,效仿前朝采用三省制度,設置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分別負責朝廷詔令的決策、審核和執行。
在三省制度設立之初,確實起到了防止個人專斷的積極作用,但十年前報恩寺之變后,中書令夏侯霸的權勢無限膨脹,朝廷大事一言獨斷,尚書省徹底淪為中書省的辦事機構,負責審核的門下省,更是形同虛設。是以如今朝廷權柄盡歸太師夏侯霸,中書省也被視為實際上的宰相府。
事實上,哪怕是秦漢的宰相,也沒有夏侯霸這般權柄。
6信跟隨那名中書省的官員,進了宣輝門,來到紫微城內、建元殿東側的一處恢弘的宮院,這里便是中書省所在。在建元殿西側,隔著廣場與中書省遙遙相對的就是門下省,而規模最大的尚書省,則設在紫微城外,并不在皇宮之內。
由此可見,中書門下二省在大玄朝廷的特殊地位。只是門下省自十年前梅閥閥主梅怡請辭之后,便一直無人入主,如今已杳無聲息,只留這中書省一家獨大。
中書省高高的朱漆大門前,全副武裝的衛士森嚴而列,門口還肅立著一名負責通傳宣見的主事,這些人雖然拿著朝廷的俸祿,但其實都出自夏侯閥,只知有太師不知有皇帝。
那名中書省官員跟門口的主事說了一句,又亮出一道手令,那主事這才讓人放行。領著兩人進門之后,那主事又讓6信在門房接受搜身,再登記下姓名、官職、事由,以及進入的時間,簡直比到長樂殿拜見皇帝還要繁瑣。
“6大人勿怪,咱們中書省所掌皆是機務要政,不得不格外仔細了點。”那名中書省官員微笑著對6信解釋一句。
“了解。”6信點點頭,神情十分平靜。其實十一二年前,他曾經常出入中書,當時卻沒有這些規矩。如今的中書令還是當年那位,但顯然一切都不一樣了……
履行完了一套繁瑣的流程,那名主事又遞給6信一塊臨時進出的腰牌,囑咐他道:“在里頭要掛好腰牌,才會無人盤問,等出來時再交還給我。”
6信接過腰牌掛好,這才跟著那名官員進了院中,只見偌大一個中書省,兩三百名官吏在此忙忙碌碌,院子里卻聽不到半分嘈雜之聲,安靜肅穆的讓人無比壓抑。
那名官員也不再說話,領著他徑直到了正堂前,讓他在堂前稍候,自己進去通稟。6信便肅立在那里,打量著這個闊別已久的院落,地上依舊是纖塵不染,院中也沒有一花一木,只有那塊刻著‘禁泄露、禁稽緩、禁違失、禁忘誤’的石碑,依然矗立在最顯眼的地方,可上頭乾明皇帝的落款,卻已不見蹤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