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齊國在經過最初的慌亂后,終于也逐漸走上正規,各地軍隊逐漸從四面八方趕過來,匯集到位于虎牢以東、黃河以南的官渡軍營。 趙無咎之所以選擇這里,而不是分兵把守黃河兩岸。實在也是無奈之舉……以齊軍目前這個狀態,他根本不敢分兵、也不敢主動進攻,唯恐被秦軍各個擊破了。因此只能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點設防、加強操練、后發制人了。 審時度勢的講,這種部署是得當的。首先,秦軍強而齊軍弱,千里黃河又有多處可渡,如分兵把守則防不勝防。不僅難以阻止秦軍北上,且使自己本已處于劣勢的兵力更加分散。 其次,官渡地處鴻溝上游,瀕臨汴水。鴻溝運河西連虎牢關,東下淮水泗水,為齊國河南疆土之屏障,如果秦軍渡河,齊軍便可趁勢西進,攻擊虎牢關、斷掉北上秦軍的糧道和后路;如果秦軍想要東進,這里便是擋在其面前的必爭之地。加上官渡靠近齊國河南重臣許昌,后勤補給也比較方便。 所以虎老雄風在的百勝公,選擇了在此地駐扎,以抵御秦軍的進攻。 但六月來連綿的陰雨天氣,對一個百病纏身的老人來說,簡直是最殘酷的折磨,再加上種種糟糕的消息,讓倆月后就是八十大壽的百勝公急火攻心,病體愈發的虛弱不堪,甚至連站立都需要人來攙扶了。 起初還能強撐著巡視部隊操練,但到了六月中旬,終于無法下地,只能讓最后一名上將軍武之隆,代替自己巡視完大營后,再來中軍帳做詳細的稟報。 陰雨綿綿從早到晚,大營里泥濘不堪,訓練也不得不中斷。一直到掌燈時分雨還沒停,在軍營里瞎轉一天的武之隆,終于來到了恩師這里。 脫下牛皮水靴,將鯊皮雨衣交給侍衛長,武之隆輕手輕腳的走進內帳,準備把情況向元帥簡單一匯報,然后回去睡覺。 但臥床不起的老人卻問得事無巨細,諸如‘今天士兵都說什么了?’、‘營里的積水多高了?’,甚至連‘又有多少糧食被淹了’這樣的問題,都要過問一邊,讓本就心煩意亂的武之隆,更加的不耐煩。 可以看到老人那渴求的目光,他只好按下性子,一一解答恩師的問題。 ~~~~~~~~~~~~~~~~~~~~~~~~~~~~~~~~~~~~~~~~~~~~~~~~~~ 聽他描述完軍營的狀況,老人疲憊的閉上眼,聲音低而嘶啞道:“戰力恢復的太慢了。” “恩師容稟,”武之隆輕聲道:“這連陰天里雨水不斷,操練也是斷斷續續,訓練進度是慢一些,等天放晴了加緊操練,趕上進度就是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