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 見同僚被犯官問倒,一直沉默不語的魏箏義沉聲道:“純屬強詞奪理,若是真有你所說的那般無解,為何同樣伎倆在潼關城下就沒有得逞呢?” “怎么可能有同樣的伎倆?”李濁激動的揮動手臂道:“當初我們答應打開城門條件,就是讓齊軍放回陛下的!對方一進虎牢關,便把陛下放還了呀!” “啊……”皇甫顯不由吃驚道:“可有此事?” “唉,皇甫大人好沒記性!”李濁大聲道:“你忘了當日在虎牢城頭,我們與英郡王殿下見面時,讓他給趙無咎帶的話了?” 仔細尋思一會,皇甫顯點頭道:“當時我們是說齊國必須先放人,我們才能打開城門的。”說著搖頭道:“但對方根本不理睬啊……” “齊國人當時不答應也情有可原。”李濁粗聲道:“畢竟一旦奉還陛下,他們還有什們可威脅我們的?”說著從號服里摸出一份白絹道:“但趙無咎已經在白紙黑字上用印,難道還怕他反悔不成?” “什么白紙黑字?”堂上眾人齊聲問道,這其中也包括皇甫顯,他并不記得當初有什么協議文書之類的。 “拿去自己看。”李濁將那白絹扔給身邊一個衙役,那衙役趕緊雙手奉給周維公。 周維公接過那白絹展開一看,果然見上面言之鑿鑿的寫著:齊國百勝元帥趙無咎,承諾入城之后,將昭武陛下并六殿下毫發無傷的奉還,若有翻悔,天理難容。下面還有趙無咎的元帥大印和親筆簽名。 ‘原來他們已經謀劃若斯了……’望著那猩紅大印,周維公不禁遍體生寒,丟了魂似的將那白絹遞給身邊的王辟延。 文書在幾位大人間傳看,眾人是表情各異……魏箏義若有所思,王辟延滿面驚怒,至于李渾則是一副‘我看不懂’的表情,大喇喇地問道:“這東西是真的不?” 一句話提醒了王辟延,他一拍驚堂木道:“皇甫老大人,你似乎并不知這樣一份協議的存在?” “回大人,老夫確實不知。”皇甫顯搖頭道:“那天自始至終,我都沒有看到過什么協議。” “我是主將,有些事沒必要讓你知道。”李濁插嘴道:“這是那日我與英郡王簽訂的,人證物證俱在,一問一驗便知。” “那就檢驗一下吧。”魏箏義開口道:“內閣文庫里應該保存著趙無咎的筆記,下官親自去一趟,請田閣老允許調閱。” “那就有勞魏大人了。”周維公說著一拍醒目,沉聲道:“將嫌犯帶下,過午時分開堂再審!” ~~~~~~~~~~~~~~~~~~~~~~~~~~~~~~~~~~~~~~~~~~~~~~~~~~~~ 到了過午重新開堂時,魏箏義果然取來了趙無咎的筆跡印章,還把京城最好的幾位書畫印章師傅請來……不愧是吏部出身,想問題就是周到。 幾位行家比照著兩份文書上的墨跡印章研究了好一會,最后由一個山羊胡的老頭子恭敬稟報道:“兩份文書上的簽名印章皆是同一人的。” 聽到這話,李濁和李渾忍不住偷偷對視一眼,都能從對方眼中看到一絲竊喜表情……皇甫顯當然沒有說假話,這東西根本不是在虎牢關時簽署的,而是在他們被圍困在洛陽時,齊軍趁夜射上城頭的。 那段城墻恰恰由邊軍將士駐守,撿到那信封后,自然要交給自家元帥。而李濁在看到那東西后,便叮囑手下莫要聲張,連皇甫顯也沒告訴……卻在被捕后讓人轉告了李渾! 陰先生敏銳察覺到此乃天賜良機,便攛掇李渾,來一次偷天換日的大手筆! 李渾倒是擔心齊國人送來這玩意兒,八成是沒安好心。但陰無異堅決道:“齊國人定然已經放還了昭武皇帝,現在給鎮東元帥補送一張協約,就是為了助我們成事!” “他們為何要幫我?”李渾不是傻子,立刻警惕問道。 “自然是沒安好心。”陰無異冷笑道:“他們希望秦國內亂,越亂越好、越弱越好!至于誰掌權誰當皇帝,與他們有何關系?” “我們要是就范的話,豈不是遂了他們的意?”李渾總覺著自己的大事固然重要,卻也不能讓人當傻瓜耍了。 “不過各取所需罷了。”陰無異冷笑道:“齊國人想利用我們,我們又何嘗不能利用他們?”說著桀桀一笑道:“順勢而為吧明公,就算不為了報仇,您也要為天下百姓著想……能夠重整大秦山河的,只有我們李家了!” 聽了陰先生的話,李渾終于下定決心,狠狠點頭道:“就聽你的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