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天佑帝卻拽著他的袖口,將他不著痕跡的拉到身邊,微不可聞道:“坦然受之。”秦雷只好依命站著。
接受完萬民的禮拜,天佑帝和秦雷從承天門回宮,在太和殿、保和殿、金安殿和銀安殿中大張筵席,以賀武成親王凱旋。自有宮人宮女引著王公大臣、文武百官各坐座位,酒菜便流水般的上來,走枿傳觴,簪花鼓瑟,好一派歡宴場面。
天佑帝和秦雷自然在最尊貴的太和殿中,陪坐的都是親王公爵,三公閣老、六部九卿和立了大功的將軍之類,非顯貴即顯要。
天佑帝拉著秦雷與他并肩坐在上首,秦雷又要推辭,天佑帝卻執意拉著他坐下,舉杯道:“諸位卿家。”便有一聲悠揚的磬響,提醒幾大殿內的百官肅靜。
看一眼殿下的功臣貴勛,天佑帝那清雅溫和的聲音響起道:“自從去年大軍出征到現在,已經整整九個月的時間。這九個月來,我大秦面臨著什么樣的危機?遇到了什么樣的困難?朕清楚、在座的各位清楚,天下百姓也是清楚的。”
順著皇帝的話,眾人回憶起近一年來的風風雨雨、擔驚受怕,都是唏噓不已,秦雷面上也是感慨萬千,但京里人的見死不救,就像橫在他心口的一根刺一般,甭管多大的殊榮他都舒服不起來。
秦雷靜靜的坐在那,胸中有些情緒在翻騰起伏——許多人不理解他這一年來的種種行為,即使他的親近下屬,也不免旁敲側擊的勸諫他,做人不要太傻了,要考慮自己的利益。毫不夸張的說,這段時間以來,是他遭受質疑最多的一段日子,秦雷雖然一笑了之,可真的很想問他們一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人非圣賢,誰能無私?他秦雨田也是自私的。但他頭腦清醒,知道自己前呼后擁、呼風喚雨,受萬人膜拜、得億民奉養,不是因為他秦雷人好心好,而是因為他是大秦朝的親王,如果秦國都不在了,他這個親王還有什么意義呢?他的一切還能存在嗎?
誠然他歸根結底是為了保衛自己的地位,為了守護自己的一切,但他甘冒奇險、不怕犧牲,拯救了大秦的億萬子民;拯救了大秦的國運,拯救了這筵席上所有人的富貴,卻是鐵一般的事實!
然而這些被他拯救的人,又做了什么?整個潼關攻防戰期間,他沒有得到一個援兵、一粒糧食……甚至連句慰問的話語都沒有?,F在盛情迎接、諛辭如潮了,早干什么去了?要是你們能幫把手,我至于死那么多兄弟嗎?
想著想著,秦雷的面色便愈發鐵青,必須要強迫自己嘴角上揚,才能讓表情不至于太駭人。
~~~~~~~~~~~~~~~~~~~~~~~~~~~~~~~~~~~~~~~~~~~~~~~~~~
看一眼身邊心潮澎湃的弟弟,天佑帝沉聲道:“好在天不亡我大秦,為我大秦降下一根護國棟梁、中流砥柱,這才支住了將傾的大廈;讓我大秦從一盤散沙、行將崩潰到眾志成城、堅如磐石;從滿天陰云、兵臨城下到云開霧散、破敵千里,我大秦終于擊敗不可一世的齊國百勝公,終于轉危為安,終于創造了一個力挽狂瀾的奇跡!”
說著右手高高舉起秦雷的左手,興化帝俊面微微漲紅道:“這奇跡的創造者,正是朕的弟弟,武成親王秦雷秦雨田!當幾乎所有的人都對現狀絕望的時候,他挺身而出,不計個人安危,擔當重任,挽救國家危亡!當情況一片混亂,國家陷入絕境的時候,他一力承擔,苦苦支撐,直至勝利的到來!”
終于聽到幾句人話,讓秦雷心中的郁結稍減,表情也終于放松下來。
天佑帝面色激動地拉著秦雷的手,仿佛要從他身上汲取那種大無畏的勇氣一般,只聽他的聲音越來越洪亮,語調也越來越高亢道:“無論局勢如何復雜困難,前景如何黑暗,他始終沒有放棄過希望,始終堅持著他的努力和抗爭!毫不夸張的說,沒有他毫不計較的付出,沒有他顧全大局的犧牲,我們大秦必亡無疑,我這個皇帝就成了亡國之君;你們這些王公大臣也全得淪為階下之囚!”
眾人默然,紛紛點頭不已。
皇帝突然話鋒一轉,面色沉痛的厲聲道:“比一比他,我們這些坐享其成之人都做了什么?”說著放開秦雷的胳膊,拍案而起道:“朕自登基以來,連下十七道旨意,要求戶部向潼關撥送物資;兵部向潼關增派援兵!為何直到戰爭結束,都沒有一粒糧食,一隊援兵送到潼關城呢!”
秦雷恍然大悟,在座的眾臣也是恍然頓悟,原來陛下這是要借著這場完全與太尉無關的勝利,宣戰了!
幾位大學士趕緊起身請罪道:“陛下息怒,皆是臣等的過失?!贝蟮顑鹊谋娗湟踩科鹕淼溃骸俺加凶铮埍菹仑熈P?!?
“不要急著攬責任!”天佑帝一揮手道:“都有責任就都沒有責任!”說著拍案道:“今天是大喜的日子,就不一一問責了,回去后都些個折子,談談對這事的看法,看看為什么會出現這種令人羞恥的情況,明天午時以前,朕要看到!”
眾人不由松口氣,剛謝恩坐下,卻聽著皇帝硬邦邦道:“但有兩個人,不問沒法向皇弟交代,不問沒法向死難的將士交代!”說著目光掃向右首兩人道:“李清錢惟庸,你們兵部和戶部的堂官,是不是該給朕和武成親王說法?”
錢惟庸倒沒什么,李清可氣炸了腸子,雖然他不算多精明,卻也知道天佑帝猝起發難,刀刀都是砍向他李家的。偏生今天他老哥推說身體不適,沒有出席今日的儀式,能代表李家說話的,也就他一人了。
‘這關鍵時刻,我可得頂住啊!’李清鐵青著臉站起來,頭顱卻高高昂著,活像一只斗勝的公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