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當看到一面紅色的旗幟升起,那小校便毫不遲疑的將火把丟進柴堆中!澆上火油的干柴,一遇到烈火就騰地燃燒起來,轉眼間便蔓延開來。 土山腳下頓時變成一片火海…… 而在土山背后,竟是一條寬闊平整的大道。最精銳的百勝步軍已經集結待發,只等那土山倒塌,便要沿著大道向城墻發動沖鋒! 在百勝軍的背后,則是那面火紅的獅子戰旗,一身戎裝的百勝公,也終于在陰郁多日后,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是的,他得意極了,好像幾十年來都沒有如此快感。因為幾十年來,能在他頭上連取數陣的對手,就只有對面那一個! 嚴格來講,自齊秦開戰以來,趙無咎還沒有贏過秦雷一次。至于身周將領什么‘欲擒故縱’、‘麻痹敵人’之類的諛辭,不過是給他臉上貼金罷了,如果這次再輸了,他老趙身上的光環就要徹底讓給那小子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 好在這次老子贏了! ~~~~~~~~~~~~~~~~~~~~~~~~~~~~~~~~~~~ 烈火燒了整整兩刻鐘,土山腳下傳來一陣噼里啪啦的脆響,眾人知道,那是被燒成木炭的樁子,終于負擔不起萬鈞的重量,接二連三的折斷了…… 突然那土山上下一片灰塵飛揚,山頭輕微晃動了幾下,緊接著便悄無聲息的向潼關城的高墻壓了過去!這是真正的山倒啊,其威勢豈是一堵新筑的城墻可以抵擋? 只聽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整個潼關城都在地動山搖,其東南面更是在一片灰蒙蒙的黃霧之中,伸手不見五指。 “擂鼓!”一見土山倒塌,趙無咎便用盡全力大吼道。 震天動地的鼓聲馬上響起,幾萬名百勝步兵齊聲吶喊,爭先恐后的沖入灰霧之中,再也看不見身影。 聽見齊軍的喊殺聲由遠及近,被震爬下的秦軍哪敢猶豫,不用軍官下令,便紛紛站起身來,也不管能不能看清東西,便閉著眼睛朝塵土漫天的東南城墻沖去。 塵霧中傳來變了調的喊殺聲、慘叫聲以及更多的咳嗽聲,聽起來兩軍是交上手了。 但秦雷并未再驚慌,他在半個時辰前邊預料到這一幕,早已準備了應對之法。 具體說來有三板斧,第一斧已經砍出去,便是這攔截齊軍的敢死隊;第第二斧則是踩著桌子凳子的六排弓箭手、還有石猛下屬的所有投石器,一時間矢石如蝗,朝城墻破口外傾瀉而下,割麥子一樣放倒一片片的敵軍,給了齊軍極大的心里震懾,速度不由自主放緩下來。 第三斧最能體現水平,他知道敵軍轉瞬即至,沒有呆板的去修理城墻,而是命人從庫房中拖出一具具拒馬柵欄,擋在城墻坍塌的斷口處……只是這需要時間才能布置好。 塵埃終于落定,人們這才看清,東南城墻已經變成了傾斜的土坡,那堵新建的高墻蕩然無存,原先的城墻也被沙袋完全掩埋,齊軍完全可以不借助任何工具,從城外走到城上,再從城上下到城內。 城頭上交戰的雙方也露出了身形,但皆以成為面目不清的土人,根本分不出哪方是哪方,只能根據誰面朝西、誰面朝東來判斷敵我。齊軍畢竟計謀得逞,氣勢更足,已經把秦軍逼退了數丈,眼看就要占領城頭。 秦軍雖然被殺得落花流水、搖搖欲墜,卻不敢再往后退。面對著瘋狂沖鋒的齊軍,只能拿人命往上填! 在這勝敗一線的生死時刻,雙方都爆發出了最原始的獸性,用刀砍、用槍刺、用腳踹、用牙咬,一切手段都使出來,只是為了達到己方的目的。 僅僅半刻鐘后,雙方士兵的尸體便布滿了城頭朝外的斜坡上,形狀各異、糾纏在一起,分不出彼此。 ~~~~~~~~~~~~~~~~~~~~~~~~~~~~~~~~~~~~ 齊軍畢竟人數太多了,終于如驚濤拍岸一般,將企圖阻擋的千余名秦軍士兵盡數消滅…… 但他們還沒有高興起來,便看到前方已經樹起了一道滿是尖銳的鋼鐵柵欄!頭腦發熱的齊軍仍繼續沖鋒,想要拔除那些擋道的障礙,卻被秦軍用騎兵長槊透過鐵柵攻擊,刺死刺傷不計其數。 齊軍的攻勢為之一滯,帶隊的軍官急中生智道:“抓住長槍!”齊軍兵士 便拼死用手抓住刺出的長槊,這才暫時穩定住局勢。 這時守軍的長槊刺擊停頓了下來,齊軍大喜,以為秦軍束手無策了,便放心大膽的上前,還是想要拔除這些擋道的柵欄。 誰知過了一會,里面的鐵槊又開始用向外刺,齊軍兵士一邊心中冷笑道:‘黔驢技窮了吧?’一邊仍舊用手去抓。誰知只要抓到的便慘叫著跳起腳來,大喊大叫道:“燙!燙!燙!” 原來秦軍把鐵槊、長矛、鐵棍之類的,在火上烤紅后,再用來刺擊齊軍,效果果然好極了。 憑借著這道臨時支起來的柵欄,秦軍終于穩住了局勢,雙方從過午打到傍晚、又從傍晚戰至深夜,守軍終于漸漸不支,柵欄也被沖得七零八落,幾乎沒了作用。而齊軍卻仗著人多,打起了輪轉戰術,擺明了不達目的不罷休! 秦雷本以為天黑以后,齊軍就得歇歇了,大家也好各自回家吃個飯、喝口水啥的。誰知齊軍如此不知好歹,終于惹惱了新鮮出爐的武成親王大元帥王,只見他令旗一揮,閑著沒事干的伯賞賽陽便帶著預備隊上來助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