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三國繼承大唐衣缽,自然都要對曾經萬邦來朝的強大帝國滅亡的原因,作一番探究,以得前車之鑒,作為后世之師。
在三國草創階段,這樣的探究,顯然會對三國的政治體系的建立,造成巨大的影響、甚至會是決定性的。所以天下的聰明才智之士
紛紛出來辯論宣講,希望能壓倒別家,把自己的觀點變成各國的立政咨文。
一時間,神州學術氣氛大開,有認為唐亡于藩鎮割據,要求各大門閥將軍權交給皇帝的;有認為是宦官專權導致唐朝滅亡的,要求廢除宦官制度,內官全由女子充任的;還有認為是士族貴族和庶族進士的朋黨之爭,虛耗了國力,才導致大唐最終亡國的。
當時的情況是,每個國家都是由掌握兵權的豪族妥協聯合建立。皇帝雖然是其中實力最強一方,但也沒有可能勝過其他豪族的聯合,所以軍權收歸皇帝,也只能說說罷了。
相比第一條,宦官問題在立國初期是微不足道的,各國都對宦官嚴加限制——一不得干政、二不得掌軍、三不得結交外官。至少這二百年下來三國還沒出現過一個稱得上權宦奸宦的。
第三條卻引起了各國的高度重視,三國掌權的大閥們,對這一條的解決之道,想到一起去。既然士族和庶族對立,好吧,從制度上不讓庶族起來不就得了?
這法子看上去簡單有效,一勞永逸,而且深受士族上下擁護。齊國是執行這法子最徹底的,東齊奉行孔孟之道,士族皆是禮樂傳家、詩書門第,熱衷于入世治國,從來不缺做得錦繡文章的儒生和整日夸夸其談的文官,所以干脆廢除了科舉制,采取征辟舉薦相結合的法子,從士族內部選拔人才治理國家。
而西秦士族崇尚武力,換言之就是沒什么文化,經歷過前期的武夫當國、雞毛鴨血之后,這才知道天下馬上得,卻要馬下坐,所以恢復了科舉。實行科舉與蔭補、舉薦并行的制度。
至于南楚士族倒是讀書多,但大都喜好華章美服,在政治上也信奉黃老之道、喜好務虛,對繁雜的具體事務深惡痛絕,所以也施行征辟舉薦蔭補科舉四規并行制度,選拔些有才干的庶族負責具體事務。
雖然秦楚還有科舉,但畢竟不是主流。更多更有前途的位子,是留給各大門閥中的優秀子弟的。像胥耽誠二十為縣令、喬遠山三十知府州之類的事情,在庶族身上是永遠不會出現的。
這就產生一個問題,即使是士族上層的游戲,也要找些優秀的來玩。但既不考試又不實習,如何能分辯他們的優劣呢?只能比較他們的品德。所以在當時任何一個國家,不論是秦、齊還是楚,都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則——做官的要道德高尚、人品毫無瑕疵。
這條規則起初只是作為進入官場的門檻,但后來卻成為了官吏考核中的第一條,遠比學識與政績更重要。因而不論這個人才干如何,若是犯過一些關乎道德人品的錯誤,那他就終生不能再踏足官場了。即使只是些莫須有的事情,也足以毀了一個人的仕途。
話說回到車胤國身上,只要這件事情聲張出去,即使沒有真憑實據,他也戴定了涉嫌溝通敵國這頂壓死人的大帽子。除非找出確鑿證據,證明他是被冤枉的,否則僅憑著官方認定無罪的文書,是不會讓天下士族心服的。若是繼續一條道走到黑,他最終的歸宿九成九便是罷官回家,永不敘用,提前進入養花遛鳥的夕陽紅。
他才三十七歲啊,離七十致仕,還有一半光陰呢。
所以車胤國降了秦雷,放在襄陽湖水寨攻防戰以前,這是決計不可能的。但四十天的煉獄人生,讓他整個人脫胎換骨,他已經有了自己的驕傲——一個忠誠大秦軍人、優秀鎮南將軍的榮譽。
秦雷很清楚,車胤國是不可能容忍剛剛建立起的榮譽,被人踐踏污蔑的,因為戰火早已把他鍛造成一個傲骨錚錚的軍人了。所以秦雷才會以榮譽激之,果然正中要害。
對于車胤國問計于他,秦雷心里是很高興,剛想說幾句為他寬寬心,卻見車胤國一陣抽搐,然后便癱倒在地上。秦雷這才想起,這老小子是嗑過藥的。秦雷趕緊讓石敢把車胤國也送進里屋,并順便給喬云裳帶句話,就說對不起,給您添麻煩了。
等石敢進去,秦雷這才想起伯賞賽陽那家伙,叫侍衛一打聽,原來這小子中了毒箭,至今昏迷未醒。此時外面天色已經大黑,秦雷便吩咐侍衛頭前帶路,到了伯賞賽陽臥床的房間。
馬艾趕緊出來把秦雷迎進去,秦雷對這位忠心耿耿的老兵印象很好,見他愁眉緊鎖,溫聲問道:“賽陽怎么樣了?”
馬艾搖頭道:“中了烏頭箭,半邊身子都黑腫了,一直也沒醒過來?!?
秦雷走進內間,便見大床上俯趴著一個上身雪白精壯、下身烏黑浮腫的年輕人,他微微奇怪道:“怎么不仰躺下,這樣多難受。”
馬艾面色尷尬道:“稟王爺,我家公子乃是臀部中箭,仰躺不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