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太子溫厚賢德,魏王銳意聰慧,吳王英武果敢,晉王少年老成…… 最關鍵是陛下早有易儲之心,一旦太子當真被廢,可想而知其余的這幾位皇子殿下將會為了儲位展開一番怎樣的龍爭虎斗、兄弟睨墻! 李君羨只怕自己被卷進爭儲的風潮之中,以自己這毫無背景的小身板兒怕是一個浪花兒便將遭受滅頂之災,所以盡管晉王三番四次的言語試探,李君羨都諱莫如深,絕不表態。 他效忠的只是李二陛下,對于儲君之位并不太在意。陛下龍精虎猛春秋鼎盛,起碼還能穩坐二三十年,以后的事情去想那么多干嘛…… 午時將過,天色漸漸陰沉下來,烏沉沉的云彩漸漸凝聚集結,由高至低的壓在整座城池的頭頂,壓得人喘不過氣。 未幾,隨著一陣清風拂過,豆大的雨點噼里啪啦的傾瀉而下…… 雨驟風急,抓捕卻依舊未停。 長安城內由朱雀大街分隔東西,以東為萬年縣,以西為長安縣。 東城多是達官顯貴、王孫貴族的府邸,漸漸成為官員聚居之處,出入之人要么豪富、要么顯貴。而西城則居住著更多的平明百姓、商賈走卒,人口繁雜漢胡雜居,相對來說治安顯得混亂得多,正是流言制造、傳播之地。 &n /> 李義府自打晉王殿下一進屋將他擠到一邊便一直冒汗,額頭上的汗漬比之屋外嘩嘩的大雨遜色不了幾分,心中更是心驚膽跳。他雖然自覺清正廉潔并無貪贓枉法之處,可是眼見這幾十上百的百姓、商賈、游俠兒、胡人……接連不斷的被緝拿進衙門,他如何不急? 這可都是他治下的居民,一旦有人作奸犯科驚動了皇子殿下,甚至驚動了皇帝陛下,他這個縣令可是要承受連帶責任的! 眼瞅著秋天自己就將到任,得益于這兩年長安商業的繁榮,居民安居樂業生活蒸蒸日上,犯案率較之以往低了不知幾個等次,等到吏部堪合政績,妥妥的一個“優等”是跑不了的,再私底下運作一下,要么外放地方擔任上州別駕,要么擔任京兆、太原、河南諸府的少尹,甚至留在京師進入光祿寺、太仆寺、大理寺等等衙門成為一任少卿亦不是沒可能……青云之路盡在眼前,即將乘風而起、扶搖直上! 然而現在,有可能一切皆成泡影…… 當然,若是能夠借機親近晉王殿下,非但能夠免除有可能到來的無妄之災,更可以成為晉王的班底。現在趙國公長孫無忌與晉王殿下愈走愈近的消息早已傳得沸沸揚揚,有了長孫無忌的鼎力支持,晉王若是想要加入爭儲亦非癡人說夢。 這一場無妄之災會不會讓自己萬劫不復? 到底有沒有可能親近晉王,成為晉王身邊的班底? 李義府心中一團亂麻,即便素來足智多謀,此刻卻也有一種身不由己的無奈,無論事情往哪一個方向發展,都絕非他小小一個縣令可以決定,他甚至連插話的資格都沒有。 抓進衙門來一個,李義府便眼皮子一陣狂跳,求神拜佛保佑這人既沒作奸犯科也沒坑蒙拐騙。然而這種可笑的心理他自己也知道是多么荒唐,既然堂堂皇子殿下帶著皇帝身邊最信任的“百騎”前來辦案,又豈能無的放矢? 所以就在李義府惴惴不安患得患失的焦慮之中,他最不愿意見到的事情發生了…… “殿下,有人招了!” 一個晉王府的署官跟隨“百騎”一起負責審案,此刻興沖沖的跑進來大聲說道,渾然不顧雨水已將他衣服濕透,正嘀嘀嗒嗒的往地面上遞水…… 李義府心中一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