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直垂頭悶聲不語的房俊也抬起頭,略帶詫異的瞅了一眼正襟危坐的李治,又瞄了一眼看不出什么表情的長孫無忌,想了想,依舊沒有吭聲。
群臣看著李治,也禁不住心里的狐疑……
關于坊市間的流言,大家都有所耳聞,不過大多數人也只是付之一笑,頂多作為茶余飯后的談資,暢想一番房二郎左擁右抱的愜意人生,感嘆兩句人不風流枉少年,僅此而已。
雖然兩人之間若真有其事便應歸納至“**”之范疇,可是自從南北朝并立天下紛亂,北方胡族趁勢大舉入侵中原,甚至大一統的隋唐兩代帝王身上都有著胡族的血脈,導致胡族的社會風氣給中原王朝的儒家正朔帶來極為強悍的沖擊。
若是兩漢儒家最興盛之時,這等行為絕對不容于世間,抓起來那邊是要浸豬籠的……
但是在唐朝,還真就不算事兒。
起碼長樂公主現如今和離之后未嫁,而房俊的正室夫人也不管,人家你情我愿的,誰又閑著沒事去管這等事情?
更別說至今為止也僅僅是流言而已,到底房俊與長樂公主之間是否清白,誰也說不準……
然而現在晉王李治將這件事情擺到朝堂上來,性質也就不一樣了。
有些事情可以做,但是絕對不能說,尤其是絕對不能拿到明面上來說。
比如李二陛下殺兄弒弟、逼父退位、強占兄嫂弟媳……
私下里大家都默認了,但若是誰拿到明面上來說道,非但李二陛下跟你沒完,便是旁人也不以為然怪罪你多管閑事。
說到底,這就是一個綱常尚未形成堅固形態的年代,大家其實都不把這事情當回事兒……
可無論房俊與長樂公主之間是否清白,李治將這件事情上升到需要朝廷去調查的高度,這就等同于正式承認了流言的可靠性。
將皇室的齷蹉擺在臺面上,豈不是將房俊與長樂公主放在火上烤?
最主要的是……你讓陛下的顏面何存?
自己的女婿跟自己的另一個閨女……對于極其看重顏面名聲的李二陛下來說,如何能忍?
于是,群臣先是疑惑不解的瞅了瞅晉王李治,而后則目光齊刷刷的望向李二陛下,看看陛下是如何反應……
李二陛下面沉似水,瞇著眼盯著這個自由帶在身邊養大的兒子。
大殿內氣氛肅靜,誰也不敢多嘴。
好半晌,李二陛下方才面無表情的沉聲道:“一則流言而已,放任自流一段時間自然消弭于無形,何須小題大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