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向法家學習-《天唐錦繡劇透》
第(3/3)頁
那一句“一部《論語》治天下”便是赤果果的諷刺,說得便是儒家子弟只能務虛,經史子集四書五經談論起來頭頭是道,卻沒有真正的專業才干。
“外行指導內行”,說得真是精辟!
如論是誰說出這樣的一個構想,都會被儒家所關注。若是儒家對此不屑一顧倒還罷了,可若是儒家反應激烈,那么這個人就將成為眾矢之的,當做“異端”給宰了倒不至于,但是想要在官場上混下去,那也絕無可能。
然而聿明氏卻不在這個范疇之內……
聿明氏傳承幾千年,地位超然,追求的天人之道,儒家也拿他沒轍。
偏偏若是按照房俊的描述,整個學院的建造過程便是無數的物理極限得以應用的過程,能夠讓聿明氏有著太多的探尋“天人之道”的機會,聿明氏怎么可能錯過?
非但不能錯過,反而甘愿被利用。
話通過聿明氏傳遞到李二陛下的耳中,又將他自己摘得干干凈凈,房俊這小子,鬼的很……
“依老族長看來,房俊這份心思到底能有幾分成算?”李二陛下擺擺手,命一側站立的王德給聿明氏斟滿茶水,開口問道。
聿明氏對王德微微致意,反問道:“陛下問的是學院有幾分成算,還是房俊效仿法家將自然學科依附于儒學的設想,能有幾分成算?”
李二陛下道:“自然是后者。至于學院是否能夠建得起來……房俊那小子別的本事或許稀松平常,但是聚斂錢財的能耐還是很有一套的,哪怕建造學院所需的金額再是龐大,想來也必然有辦法籌集。只是想要建立學院,單單有錢還不夠,若是沒有儒家的支持,斷然是建不起來的。儒家會否如同默許法家以一種‘外儒內法’的姿態依附于儒家那般,默許甚至是支持自然學科也同樣依附?”
天下尊儒,儒家乃是帝王通知的根基,但是歷朝歷代的帝王也好、儒家學者也罷,都認識到單單依靠儒家是治理不好國家的。
儒家將民意為天、以德配天的觀念發展民本和仁政的政治思想體系,強調“立君為民”、“民惟邦本”、“民貴君輕”、“仁民愛民”等重要政治原則,表現出人民在國家政治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希望能夠通過民本的政治原則而限制君主的政治權力,最終能夠順應和表達“民意”。
甚至還繼承了西周之時的“以德配天”的思想,提出讓君主仿效三代的“圣王”,讓帝王和士人成為“君子”??傊?,這是要求統治階層自上而下地自覺追求圣賢、君子化的道德理想人格,最終實現“敬天保民”、“仁民愛民”的國家治理目標。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讓一個社會完全以道德作為行事準則,這顯然太過于理想化,完全行不通。
所以,當儒家認識到自身的問題,法家又不得不在儒家獨尊天下的大勢當中委曲求全,兩者相互接觸,瞬間便勾搭在一起……dengbi.net dmxsw.com qqxsw.com yifan.netshuyue.net epzw.net qqwxw.com xsguan.comxs007.com zhuike.net readw.com 23z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