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要時時刻刻防備臣子謀逆、百姓造反,甚至自己的兒子……要警惕鄰國的顛覆之心,不能再自己手上丟城失地;要勵精圖治,壯大帝國開疆拓土;要吏治清明,愛護百姓安居樂業…… 掌握了天下至尊權力的皇帝便能為所欲為么? 絕對不是! 非但不是,反而還要承受種種桎梏和約束,壓制心底隱含的慾望,除非想要做一個夏桀商紂那般的亡國之君…… 想要坐上這個位置,以江山為枰,以蒼生為棋,指點江山手執日月,豈是那般容易? 桃林之后傳出房俊的聲音:“殿下見笑了,不過是當日應景順口道出的淺鄙之作,怕是污了殿下的耳目。” “哎呦,堂堂房二郎,何時這般自謙?若你的詩作也能稱為淺鄙之作,那還要不要天下士子們活命了?”房陵公主的笑聲清脆如銀鈴,顯然興致頗佳。 “世人多是附庸風雅、人云亦云,不過是幾首詩詞,偏偏傳得沸沸揚揚,仿佛當真便能震古鑠今一般。即便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那又能如何呢?詩詞乃是小道,既不能使得帝國強盛兵鋒無敵,亦不能讓百姓三餐溫飽生活無虞,不過是茶余飯后消遣之用,不足掛齒。” 聽著房俊的謙虛之語,李二陛下暗暗點頭。 這小子雖然驕狂率性, 狂率性,但是見識向來都是高人一籌,總是能做出發人深省的論點。 便聽得太子李承乾問道:“二郎何以這般輕慢于詩詞之道?若是當真如同你所言這般不堪,為何朝廷的科舉考試還要以詩詞論勝敗,取詩詞優異者高中鰲頭、授以官職?” “殿下明鑒,科舉乃是國家的掄才大典,簡拔天下士子而為帝國所用。可是天下讀書人皆為世家子弟,寒門出身者能有幾人?若是科舉考試盡皆取中世家子弟,則與其本質背離,形同虛設。之所以要以詩詞歌賦論勝負,而不是經史子集的奧義來作為選材標準,乃是因為相比于經史子集這般需要長年累月不斷鉆研以及家學淵源傳承下來的深邃學問,詩詞歌賦更偏重士子的天賦。相對來說,更顯得公平一些,畢竟這天底下又有幾個寒門子弟能夠博覽群書、得到名師指點?” 作為科舉考試制度的主要策劃人,房俊一言道破現階段科舉的目的,以詩詞歌賦作為選材的主要依據,實在也是無奈之舉。否則若是考試的題目乃是出自經史子集,怕是天底下的寒門士子將要全軍覆沒,他們怎么可能比得過家學淵源、自小便浸淫其中的世家子弟? 桃林后有片刻的靜默,大抵是都在思量房俊話語之中的含義。 李二陛下微微一嘆。 太子是個至孝之人,心地仁厚寬和恕直,作為一個守成之君來說,實在是最好不過。只是眼下大唐蒸蒸日上,無論經濟還是軍事都走上一條急速發展的道路,社會形勢瞬息萬變,僅僅是守城的能力是遠遠不夠的,需要銳意進取、雄才偉略才能掌握這個龐大的帝國,向著前所未有的強盛霸道一路前行,一統六合,橫掃八荒! 在這一點上,太子是不如魏王李泰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