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此刻正有一位白衣勝雪的青年負手立于樹前,聚精會神的看著樹椏上的一苞嫩芽,目光閃爍,似乎能從哪細微的芽苞生長抽條的過程中聆聽到生命綻放非聲音……
房俊剛剛踏進跨院,便見到眼前這一幕。
聞聽到腳步聲響,那白衣青年轉過頭來,面如冠玉英姿俊挺,劍眉星目唇紅齒白,正是不告而別數日不見的聿明雷……
房俊微微錯愕,問道:“這是跑去哪里,連招呼都未打一聲?”
說起來,語氣有些不滿。
與聿明家從相互利用,到同聿明雷結伴海外的交情,房俊早已將聿明雷當做朋友。結果這家伙不告而別,令房俊好一陣擔心。
似乎是感受到房俊的不爽,聿明雷微微點頭,俊美的面容綻放出一抹陽光般耀眼的笑意,輕聲說道:“抱歉,是家族的私事,一則時間緊迫來不及敘說,一則事關家族隱私不便與外人道,還請見諒。”
房俊便點點頭,并不甚在意道:“行吧,原諒你了。”
似聿明家這等傳承千年的家族,總是會有無數的秘密。朋友之間要相互包容,卻不必追根究底,相互保留一些隱私比之坦誠相見,更來得長久一些。
聿明雷似乎早知道房俊只要聽了他的道歉便會諒解,并且不會追問緣由,甚為開心的笑笑,說道:“今日路經昆明池畔的工地,對于一些工具和裝置甚為好奇,明日若是無事,可否陪某前去解說一二?”
工地上的工具和裝置?
那無非就是來自于后世、形狀與當下迥異的鐵鍬、镢頭、鎬頭等物,以及翻斗等等從來未曾出現的工具,與當初江南華亭鎮碼頭上的裝卸裝置又截然不同。
對于酷愛探究新鮮事物至理的聿明氏來說,沒什么比這個更能吸引興趣……
房俊欣然點頭::“有何不可?明日下午,某便陪著聿明兄前去工地轉轉。”
大道至簡,萬法歸宗,放在后世這是玄幻流的說法,但是在這個年代卻也是釋道儒三家共同追尋的真理。房俊不懂這個,更不知道聿明氏所苦苦探尋的萬物至理能否在一些新鮮的發明之上得到啟發,但是他愿意將一項項的發明復制出來,造福這個時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