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此刻面對劉德威的詰問,他依然一頭霧水,不知如何辯解。
明明就在自己身上,半夜卻自己飛去鄠縣驛館,而后飛了回來……就算是這樣,那么程務挺得到的玉佩又是哪一個?
長孫澹手里一塊……
自己身上一塊……
程務挺拿走一塊……
按說最好的解釋便是有人制作了一塊一模一樣的贗品,先是放在長孫澹手里,等到程務挺見了之后覺得大事不妙,便篡改勘察記錄而后偷走這個物證,想要交還給房俊,半路卻被刑部的人設計擒拿。
而自己在進入刑部大牢的時候被搜身,那塊玉佩便落入刑部之人手中。如此一來,主謀者便可偷龍轉鳳,用自己身上的玉佩替換掉那個贗品,成為真真正正的證物。
故此,哪怕是這塊玉佩被劉德威拿去李二陛下面前求證,李二陛下亦給出肯定的答復……
可是這一切都是猜測,哪里有半點真憑實據?
房俊只能沉默……
孫伏伽知道這塊玉佩便是本案的關竅所在,房俊不能解釋清楚,那就無法脫罪。雖然得到了陛下的授意,但是孫伏伽打從心底里欣賞房俊的骨氣,微微嘆氣,有些黯然。
韋義節不愿夜長夢多,也不顧剛剛房俊譏諷他不知上下尊卑的話語,開口問道:“這枚玉佩在死者長孫澹手中發現,后被程務挺借職務之便盜取,又被刑部緝拿,人贓俱獲。只不過程務挺一直堅稱此乃他自己見到玉佩珍貴想要占為己有……這種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現在程務挺在大牢之中備受酷刑,房俊你既然一身正氣,又向來標榜義薄云天,緣何卻不肯自認罪責,偏偏要程務挺替你死死的扛著?”
身為刑部侍郎,就算是在三司推事的公堂之上,只要臉皮厚一點還是可以發生說話的……反正你若是在譏諷我,我就全當沒聽見,你奈我何?
他也算是看明白了,房俊這廝就是屬驢的,牽著不走打著倒退,你得順毛兒捋……
跟他施壓沒用,這人渾不吝,認準了一條道那就什么都不怕。
可若是從名節義氣入手,則或許能另辟蹊徑……
程務挺那可是為了給你脫罪才盜取證物,現在刑部大牢里飽受酷刑亦絕口不提你房俊半句,實乃義氣為先、兩肋插刀的好兄弟!
但是程務挺能夠舍了前程自擔罪責,你房俊難道就理所應當的悶不吭聲?
你就不心虛、不內疚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