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刑部為中央司法行政機關,負責審核大理寺及州縣審判的案件,發現可疑,徒流以下案件駁令原機關重審,或逕行復審;死刑案件,則移交大理寺重審。
御史臺為中樞最高監察機關,負責監督大理寺和刑部的司法活動,也參與某些案件的審判。
每逢大案,常常由大理寺卿會同刑部尚書、御史中丞共同審理,叫做“三司推事”。
亦稱乎為“三司會審”……
御史大夫在唐朝專掌監察執法,然其通常謂“御史職掌監察”,其主管非是御史大夫,而是其下的御史中丞。故此,由御史臺中負責總領監察百官,參與“三司推事”……
房俊一案已由陛下詔令下達三司會審,民間又是沸沸騰騰差點釀出民變,三司豈敢怠慢?當即各自召集衙署之中精兵強將組成團隊,相互交涉一番之后便在大理寺舉行“三司推事”。
此案現在已然轟動關中,牽引著無數朝堂民間的目光,消息一經傳出,頓時群情振奮!
在大部分人看來,正是房俊在獄中的兩首題壁詩驚動了皇帝陛下以及政事堂的諸位宰輔,這才發現了奸佞構陷房俊之陰謀。而作為首惡的刑部不得不將案件的審理權交出來,會同大理寺、御史臺一同審理。
既然如此,代表著大唐帝國最高司法機構的“三司推事”豈有不還房俊一個清白的道理?
房俊無罪釋放,指日可待!
說到底,無論民間還是朝堂,大家都不相信長孫澹是房俊所殺,這不得不說房俊先前偽裝得太好,哪怕長孫澹當真是死于他手,怕是也沒人信……
萬眾矚目之中,“三司推事”即將上演。
*****
黃昏后,殘陽盡褪,暮色深沉。
冷風吹過趙國公府一街之隔的一條深巷,發出嗚嗚的呼嘯,寒意幽深。
一輛樣式普通的馬車停在巷中,獨孤而蕭索……
駕車的御者坐在車轅上,背脊挺直鷹視狼顧,即便是坐在那里亦有一種鋒銳的氣勢令人不敢逼視,一雙握著馬鞭的大手青筋浮凸,似乎蘊藏著無窮的力量。
前后各有十名身著尋常仆役服侍的彪形大漢堵在巷子兩端,將想要走進巷子的民眾驅趕。久處京畿之地,即便是尋常的百姓亦時常見識到世家門閥的囂張跋扈,面對這些看上去就孔武有力傲氣凌人的大漢,乖乖的避走他處……
未幾,一個人影出現在巷子口。
此人一身錦袍面如冠玉,長相風度皆乃上上之選,自有一股傲然卓立的氣勢。
正是長孫濬……
長孫濬領著幾個隨從來到巷子口,便被彪形大漢攔住去路。
為首一名大漢道:“吾家主人已然靜候多時,長孫郎君請。”
長孫濬點點頭,抬腳便邁進并不寬敞的巷子,身后的隨從卻被攔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