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對于長孫無忌的種種作為,李二陛下心里憤恨算不上,不滿總是有的。朕器重你親近你,結果你就這么兩邊和稀泥將家族的榮譽置于國家榮譽之上,難道你心中就不會愧疚? 沒有朕,沒有大唐,你長孫家族會有如今顯赫一時的超然地位?而長孫無忌現在分明是舍本逐末,他在乎的只有家族能不能將輝煌富貴延續下去,卻無視唯有大唐強盛才有長孫家族的福澤綿長…… 聰明人犯起糊涂來,格外令人惱火! 李二陛下問道:“接任安西都護一職者,諸位以為誰最適合?” 岑文本與房玄齡對視一眼,前者說道:“回陛下,微臣認為英國公、兵部尚書李績最為合適。” 房玄齡附和道:“老臣附議。” 長孫無忌回過神來,亦沒有反對:“臣也認為英國公最合適。” 這句其實是廢話,無論他贊成亦或反對都沒什么用,三票之中兩票贊成,他反對又有什么用? 少數服從多數,這就是政事堂的規矩! 其實長孫無 實長孫無忌哪里愿意讓李績前往西域?李績與山東世家的聯系千絲萬縷,與關隴集團根本尿不到一個壺里,雙方敵對的態勢遠遠勝過合作,幾乎凡是他長孫無忌贊成的,李績統統都要反對…… 可他若是反對,出了丟損顏面之外又能如何? 改變不了大局。 故此,長孫無忌又續道:“只是西域局勢糜爛,即便以英國公之文韜武略亦無法在一時半刻之內穩定大局,微臣提議在眾皇子之中擇一聰慧之人陪同英國公前往西域,一則可以幫助英國公處理軍務,一則亦可鍛煉陛下諸位皇子的能力。吾等之輩終究會老去,天下風云激蕩從來亦不會有風平浪靜之時,若是將來朝中人才青黃不接遇事無人可用,豈不煩惱?這天下是陛下的,將來亦是陛下眾位皇子的,何不現在就鍛煉皇子們的能力,將來方能撐得起這老大帝國?” 李二陛下甚是欣慰。 正如長孫無忌所說,等他百年之后,這錦繡河山皆要傳到自己的兒孫手中。說到底,他李家才是這諾大帝國君臨天下的真正主人! 現在儲君之位穩固,自己亦不曾再動過易儲之心思,眾位皇子自然也就偃旗息鼓,不再妄想。若是當真能夠如長孫無忌所言將諸位皇子的能力培養起來,未來兄弟齊心治理大唐,豈不是最完美的結局? 哪怕那個時候自己埋入皇陵,怕是亦會心滿意足! 況且知子莫若父,自己的兒子能力如何,他這個做父親的怎會不清楚?令他驕傲的是,他的任何一個兒子拎出來都當得起一句年青俊彥的贊賞,哪怕是最渾不吝的齊王李佑,沉下心辦事的時候亦能有著出色表現,更遑論比他遠遠優秀的多的太子、吳王、魏王。 甚至就連幾個小的諸如蜀王晉王,都展露出超人一等的學識和能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