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過他與太子殿下向來親厚,以往憤懣與太子執意妄為親近杜荷、李安儼等近臣故此一怒之下足不出戶失望至極,但是在太子一反常態的勤于任事并且對張玄素、于志寧等帝師表示恭敬聽從之后,這才欣然再入東宮。
故此,總是要提點太子一些,莫要被陛下展示出來的“無奈”姿態所迷惑。
“陛下乃九五至尊,千古少有的圣明天子,一言一行皆有深意,一舉一動皆有布局,焉能于朝堂之上束手無策,被那幫自以為是的世家門閥所左右?”
蘇世長微微一笑,低聲說道。
若是論起對于陛下性情之了解,普天之下莫過于他們這幫自陛下還是秦王之時便侍奉左右出謀劃策的“秦王府十八學士”。當今陛下看似性情中人,實則權謀之術早已登峰造極,他不愿意的事情,誰能逼著他做?
最典型的一件事便是當年的“玄武門之變”,滿天下都知道是因為陛下被隱太子李建成與巢王李元吉逼得走投無路不得不憤然反擊,這才殺兄弒弟反戈一擊。雖然此舉不仁不孝,可天下人都對此表示理解,畢竟誰也不能說當兄弟的就得任著兄長肆意屠戮還不能還手吧?
故此,一件堪稱大逆不道的行為,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寬容。
然而事實的真相到底如何呢?
李建成與李元吉固然步步相逼想要將李二陛下斬草除根永除后患,難道李二陛下就沒有步步為營以退為進不斷的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委屈忍讓,最終的反擊只是迫于無奈的印象?
李二陛下做得固然沒錯,當時的形勢便是不是你死就死我亡,沒得退也沒得讓。但是李二陛下一直示敵以弱一直委曲求全,卻正說明了其權謀之術的精深。
這可不是身邊的智囊出的主意,完全是李二陛下自己一手操作。
李承乾固然有些不善計算籌劃,卻也不是傻子,蘇世長這么一說,他也感覺到其中的蹊蹺,稍稍思索一下,便猜到李二陛下的目的。
說到底,世家門閥的群起反對固然迫使李二陛下不得不稍作退讓,但是李二陛下順水推舟的成分還是占據了大多數……
想到這里,李承乾眉梢一挑,低聲道:“水師學堂?”
蘇世長欣然一笑,滿意的頷首點頭,太子殿下能有這般敏銳的思維,他是極為欣慰的。既思維敏銳通曉政務,有性情仁厚待人以寬,此乃大唐之福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