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從三品開國縣侯的爵位確實不低,對于國家立國已久大勢相對穩定的時期,這樣的爵位簡直是可遇而不可求。況且開國縣侯的食邑是一千戶,不提俸祿,單單這一千戶的供奉,就足以讓一個家族長長久久的興旺下去。
但問題是,華亭鎮能湊得足以前食邑么?
食邑指的是普通的農戶,若是把軍戶加進來倒是要多少有多少,可房俊哪里敢那么做?
說到底,這個華亭鎮就是個坑爹的所在……
房俊心里不爽,臉上倒是未有表情,這點城府他還是有的。不過正所謂知子莫若父,自家兒子是什么樣的品性,當爹的豈能不了解?
房玄齡也覺得這個華亭鎮有點不像話,也不知道陛下是怎么想的……不過他還是得開導房俊一番,萬一這兒子犯倔、棒槌脾氣發作再弄出什么風波來,有失體面不說,更容易被有心之人捉住把柄。
他沉聲說道:“烈火烹油,非是長久之道。你現在可謂萬眾矚目,一言一行都在旁人眼里,要懂得隱忍低調、錦繡于內的道理,方可在官場之上游刃有余。”
又是娶公主又是盛大的婚禮,現在又是升官又是晉爵,難免有眼熱之人心懷嫉妒……
陛下不論如何封賞,那都是圣心獨裁,做臣子的唯有感恩戴德、恪盡職守而已,若是心懷不滿、口出抱怨,豈不是對皇帝心懷怨恕,有不敬之心?
這罪名說大不大,以陛下現在對房俊的看重,定然為之一笑,不置可否。可說小也不小,一旦對景的時候,便會被別人翻出來加以攻殲,成為政治污點。
這是最基本的為官之道,簡單來說,就是盡可能不將把柄示于人前,謹慎經營自己的聲望。
養望,方可德重。
此乃官場之上百世不易之法門……
……
回到后宅,高陽公主坐到椅子上,嘟著嘴兒,依舊悶悶不樂。
對于父皇非但只是讓郎君恢復爵位,甚至賜了一個笑話一般的華亭鎮作為封地,公主殿下非常不滿意。
武媚娘并未去前院正堂,聽聞了宮中內侍前來傳圣旨的消息,亦第一時間知曉了圣旨的內容,她是何等的玲瓏心竅,一看高陽公主的神情,便知道這位殿下是為何不高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