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合作(下)-《天唐錦繡劇透》
第(2/3)頁
這才是房俊找上司農寺尋求合作的原因。
農耕不是一件簡而化之的事情,不可能一條綱領適用天下。每一地的土壤、氣候、降水等等條件的不一而同,便代表著耕作方式的不同,必須依照當地的自然條件,適當的進行變化。
而唐朝與后世相距前年,這可不僅僅是時間的差距,千年時間,說是滄海桑田都不為過,房俊對于現在的氣候條件和地質條件完全不知,怎能編撰出適應各地耕作的農書?
司農寺下屬的諸屯,最低一級分派到天下各州府縣,掌營種屯田,句會功課及畜產簿帳,以水旱蝝蝗定課,勸率營農,督斂地課。只要將這些分派天下的諸屯屯監召集起來,便可得知天下各地的地質條件,以此才能完善的編撰農書。
否則房俊干脆就自己搞了,以他領先大唐千年的農業知識和耕作技術,完全不需要旁人幫襯……
竇靜雖然不是農耕出身,但是擔任多年司農寺卿,作為天下農課的最高長 最高長官,對于農耕之事自然不會陌生。房俊這么一說,竇靜便立即明白了房俊的意思。
簡單來說,就是借助于司農寺的行政資源,收集天下各地的地質條件,匯總到房俊處,由他領銜編撰農書。當然,自己作為司農寺的最高長官,可以在農書的作者欄里署名……
竇靜疑惑的看著房俊:“二郎通曉農耕之事?”
這在他看來,實在是太意外了……
滿長安,誰不知房俊是個紈绔子弟?雖然近年來屢屢有經典之詩詞流傳出來,前些時日崇賢館內與江南大儒王雪庵的一番對質,更是提筆成章驚才絕艷,但是他怎么會種地呢?
盡管國朝將國民分成“士農工商”四個等級,農民看似只是略低于士人階層,但是實際上卻已然是最低等級的存在。工匠們掌握著祖傳的技藝,商人創造著大量的財富,農民與之相比,已然處于弱勢群體。
似房俊這等錦衣玉食的官宦子弟,怎么可能沒事兒去了解作物如何耕種?
房俊奇道:“前輩沒聽過育苗之法?”
他去年創新的育苗之法,今年已經風行關中,大多數有條件的農戶都已經采用此法,提前育苗。這竇靜身為司農卿,居然不知此事?
竇靜大吃一驚:“難道此法當真乃是二郎所創?”
房俊不解道:“前輩何以有此問?”
當然是我開創出來的,沒有我,誰能把千百年后的育苗之法搬運到大唐?
竇靜上上下下打量房俊,嘆服道:“市井之間競相流傳,說是此法乃是‘呼風喚雨房二郎’所開創,只是老朽一直未肯相信。畢竟二郎一直以來的名聲,可不會令人相信你會沉下心來鉆研農事……”
房俊郁悶了……
名聲的確是個好東西,就因為自己以往的名聲不好,說起打架滋事人人能想起他,說起育苗之法,聽到名字也不相信是他開創的……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仁化县|
东宁县|
静宁县|
水城县|
鄂伦春自治旗|
宜昌市|
安国市|
辽宁省|
邳州市|
鲁甸县|
云安县|
镇江市|
日土县|
长垣县|
砀山县|
施秉县|
浙江省|
广州市|
桃园市|
廊坊市|
安庆市|
乳山市|
云安县|
珠海市|
平远县|
罗江县|
沁源县|
洪洞县|
宁晋县|
区。|
寿阳县|
西吉县|
德阳市|
治县。|
衡阳县|
清流县|
永新县|
呼玛县|
托克托县|
马龙县|
通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