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他出身南朝大梁皇族,父親名蕭巋,是后梁明帝,姐姐是隋朝晉王楊廣的妃,既那位歷經(jīng)六為皇帝的蕭皇后;他的妻子是隋煬帝之母獨孤皇后的娘家侄女,李淵是獨孤皇后的親外甥,李淵與蕭瑀之妻是姑舅表兄妹……
這家世,牛不牛?生長在這等人家,自幼耳濡目染,便有一顆七竅玲瓏心。
隋文帝楊堅廢除大梁,蕭瑀同長兄惠宗靖帝蕭琮一同進入長安。兄長被隋煬帝賜死,蕭瑀卻得以保命,周旋其中。然后投奔李淵,最終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這樣一個跌宕一生左右逢源的人物,自然有著極其縝密的心思。
他敢于憑借自己清流的身份糾集江南士族在朝中的文官,發(fā)起彈劾房俊的事件來抵制李二陛下伸向江南的觸手,便算定了在東征高句麗這樣的巨大心愿面前,李二陛下的第一選擇必然是團結(jié)江南士族,絕對不會對江南士族悍然下手。
也即是說,這一次彈劾房俊的事件其實并不是針對房俊或者某一個人,只是江南士族的一個態(tài)度。
皇帝您想要干什么我們都支持,但是想要動我們的利益,不行!
然而現(xiàn)在,事情早已超出蕭瑀的原意。
這必然是有人在暗中裹挾了江南士族的本意,將風(fēng)潮的規(guī)模推上一個不可操控的程度。
現(xiàn)在,更是將房玄齡都卷了進來……
蕭瑀出身顯貴,曾與高祖皇帝李淵同為隋朝大臣。他看不起出身低微的杜如晦、房玄齡、溫彥博、魏徵等人,在論政事時常與他們發(fā)生爭執(zhí),即使在李二陛下面前也常對他們出言不恭。秉性鯁直狷介,難以容人之短,一見房玄齡等人有過失,就痛加指責(zé),并常貶低他們。
可是這并不代表蕭瑀不明白房玄齡的地位!
那是皇帝身邊最得力的臂膀,稱之為肱骨之臣絕不為過!房玄齡當(dāng)年與杜如晦齊名,杜如晦死后,便與長孫無忌相提并論。論關(guān)系親疏,是長孫無忌更勝一籌,但若是論皇帝的依賴,滿朝文武,無人可勝過房玄齡!
是有人要打擊房玄齡?
還是挑撥江南士族,令江南陷入混亂?
這場由他發(fā)起的風(fēng)潮,卻早已不受他的掌控,他所能做的,也唯有就靜觀其變。
蕭瑀有一股深深的無力感,冷汗涔涔而下,細思極恐……
大殿里落針可聞。
房玄齡是什么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