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孔穎達呵呵而笑,既是欣慰。
不知從何時起,這位太子殿下突然一反往昔浮躁低劣的作風,處事愈發沉穩低調。看似什么事情都不上心,實則卻是最好的應對之道。他已經是太子,根本不用再去爭取什么,只要能沉下心來,無視那些居心叵測之人的挑撥蠱惑,便沒人能奈何他。
廢長立幼,乃是皇家立儲之大忌,若非有不可饒恕之劣跡,陛下英明神武豈會親手將帝國根基動搖,自毀長城?
當陛下將重任交于李承乾之時,只需完成任務,毋須在意是否完成得驚世駭俗、完美無缺,只要能穩妥的完成,那便可以了。
所以對于現在這種狀態的李承乾,孔穎達很是滿意。
身為太子,若是處處光芒閃耀,反而惹人詆毀……
你要將陛下置于何處?
“風雨將至,殿下應當穩如磐石,不急不躁。陛下讓您做什么,您就做什么,陛下沒讓您去做的事情,哪怕是有天大的好處,亦絕對不能去做,須知多做便多錯,不做才能不錯……”
即便對太子殿下最近的表現很滿意,可孔穎達還是忍不住勸道一句。說完,方才苦笑著搖頭:“是老臣啰嗦了,殿下早已參悟應對之法,老臣卻總是絮絮叨叨聒噪不已,惹人心煩……”
“老師!”李承乾跪坐在榻上,上身前傾,伸出手去,輕輕按住孔穎達的手,動情的說道:“往昔是孤辜負了諸位老師的好意,將諸位老師的金玉良言當做耳旁風,不屑一顧,這才幾乎導致滅頂之災!卻從來未曾想過,諸位老師俱已是功成名就,只需隨波逐流便可保位高爵顯,家世繁榮,何須在孤這里苦口婆心,費力不討好?說到底,還不是為了孤能坐穩這諸君之位,保住大唐江山的穩定?現在,孤已然幡然醒悟,知曉諸位老師的愛護之心,但請放心,自今而后,孤定當諸位老師的話語牢記心頭,此生此世,絕不背棄!”
孔穎達感動得一塌糊涂,老淚都流了下來,顫抖著抓住李承乾的手,心中大慰。
一直以來,無論是他孔穎達,亦或是于志寧、房玄齡等帝師,為何寧愿冒著得罪太子的危險,亦要苦口婆心不停的勸慰、諍諫,甚至不惜這位太子殿下將他們視為寇仇?
一則,是他們不忍心這位宅心仁厚的太子殿下在儲君的路上漸行漸遠。
自打墜馬傷了腳,這位溫潤仁厚的太子殿下便性情大變。諸人能夠理解,身為儲君,將來是要繼承大寶登基為帝的,可是身有殘疾,必然被陛下所不喜。與此同時,魏王又乘勢而起,咄咄逼人,性情未定的太子殿下焦慮急迫,內心便發生了劇烈的自卑和對于未來的擔憂,以至于自暴自棄,愈發令陛下失望。
二則,這些忠貞之臣,不忍見“廢長立幼”的悲劇,在大唐重現。
當初陛下玄武門殺兄弒弟,已然為大唐的未來埋下了一顆罪惡的種子,現在若是再“廢長立幼”,豈不是告訴將來的李唐皇族子弟,儲君之位并不一定就是天授,而是可以通過種種手段謀求而來?
一旦如此,未來的每一次皇權更迭,必然伴隨著陰謀詭計、血雨腥風!
再是強盛的帝國,已經不住這般折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