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1841年,英國占領香江之后,便將現在的花園道、上亞厘畢道至己連拿利的山坡劃為政府山,并于1851年破土動工,歷時四年,終于建成港督府。
港督府并非港英政府辦公中心,而是專供港督棲居之所,同時也是一座禮賓臺,負責接待重要訪客。最初只接待皇室成員以及外籍重要人士,直到第七任港督堅尼地上任之后,港督府才破除成見,開始對華人開放,容許華商參與港督府活動。
下午五時許,一輛黑色加長林肯轎車緩緩駛入港督府內停車坪。車門打開,一位青年男子邁步下車。
青年男子穿一身黑色西服,貼身裁剪,襯出英氣勃發的偉岸身姿。一頭精悍短發,面容俊朗,目光銳利,顧盼之間,神采奕奕。
葉容天邁步而行,來到港督府主樓石獅之前,駐足欣賞。
對于港督府,葉容天并不陌生。
港督府是香江常見的游行示威地點。通常情況下,游行示威隊伍會從天星碼頭或者皇后像廣場開步,行至港督府側門終止,并于港督府門前宣讀抗議聲明,港督府則會派人在此接收示威人士的請愿信。在香江,集會示威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因此港督府這棟中西合璧的建筑,也經常會有在電視上露臉的機會。
不過以往,葉容天都是在電視屏幕上驚鴻一瞥。現實中,今天還是第一次有機會拜訪港督府。
港督府主樓是喬治時期的建筑風格,典型的英式建筑,加裝了適合亞熱帶地區的大型窗戶和陽臺。屋頂則是日式瓦頂,日據時期,日本殖民政府對港督府進行了大規模的拆遷重建。香江光復后。日據時期的一些建筑特點也被保留了下來,于是便變成了今日中西合璧的建筑風格。
港督府東翼為宴會廳。東翼面積與主樓相仿,兩棟建筑之間由有蓋樓梯相連。東翼下層為飯廳,上層為宴會廳。專為接待到訪的重要賓客而設。
“葉先生,你可算過來了,紋建已經在此恭候多時。”
葉容天剛在總督府主樓前站定,還未及細看,耳邊便傳來一聲熱情招呼。葉容天循聲望去。只見教育署署長梁紋建快步迎來,身旁跟隨著一位四十來歲的中年男子。
“有勞梁生久候,恕罪恕罪。”
葉容天大步迎了上去,和梁紋建握了握手。
“怎么樣,葉先生,對港督府有何觀感?是不是比電視上見過得更加雄偉恢宏?哈哈。”
梁紋建拉著葉容天的手搖了搖,熱情洋溢,大笑說道。
最近一段時間,梁紋建在教育司署可謂春風得意。由于籌款建校有功,梁紋建受到總督尤德爵士點名表揚。日前已有風傳。言梁紋建不日即將高升,接替韓達誠成為下一任教育統籌司司長。這一切,自然都是拜葉容天所賜,此番再見葉容天,梁紋建自然要好好表示感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