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沈弼含笑打量眼前的年輕人,眉如鋒劍,目若朗星,日角珠庭,金相玉質,的確是一表人才。
“沈先生過譽了。葉某不過是一個無名小卒,哪敢當包老和沈先生如此贊譽。倒是沈先生執掌匯豐以來,銳意進取,讓晚生好生敬佩。”
葉容天這番話,一般是客套,一般是真心實意。
“九七”回歸在即,不少英資財團都在部署撤離香江。特別是去年《中英聯合聲明》落定以后,英資財團撤香江速度明顯加快。短短幾個月內,港燈公司股權易手,會德豐洋行被華資吞并。只有這位財神爺獨具慧眼,不退反進,斥資50億元,在中環興建匯豐總行大廈。
沈弼1948年進入匯豐銀行工作,1977年成為匯豐銀行董事長,執掌匯豐銀行這艘航空母艦。沈弼執掌匯豐期間,匯豐積極擴張銀行業務,盈利高速增長,已經徹底壓倒怡和洋行,成為香江英資第一財團。
沈弼除了有敏銳的商業嗅覺外,對人際關系的處理也非常老道。
“日不落”雖然早已成為傳說,但“白人至上”的思想在殖民地區依然流行,盎格魯撒克遜人對此亦毫不避諱,甚至引以為傲。
在香江,白人高人一等,所以住在“山頂區”,并以公共衛生為由,禁止華人居住。華人再有錢有勢,也只能住在低洼之地,后來才逐漸滲透到“半山區”。
現如今,華人不得在“山頂區”居住的禁令雖然已經打破,但在香江,白人一等公民的思想仍然大有市場。在英資企業中,華人無論如何優秀,想要位居高職幾乎沒有可能。
和他的盎格魯撒克遜同胞不同,沈弼對華人并沒有偏見。相反,沈弼和華人商界人士一直保持親密無間的合作關系。
沈弼和包玉鋼相交莫逆。1979年,由包玉鋼牽線搭橋,匯豐銀行在沈弼主持下,將手中持有的英資和記黃埔股權全部轉讓給李嘉臣,使李嘉臣一躍成為華資財團領袖人物。
1980年,怡和大班紐璧堅趁包玉鋼離港之際,閃電發動九龍倉反收購戰,險些斷送包玉鋼控股九龍倉的大計。關鍵時刻,又是沈弼雪中送炭,動用20億港元襄助包玉鋼,一舉從怡和手中奪得九龍倉控股權。
沈弼任職匯豐銀行期間,還先后招納李嘉臣、鄧蓮茹等華人成員進入匯豐董事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