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橫行直闖車閃過白加道旁
山頂觀賞到的世界在發光
曾經某某在旁
圍山腰一圈探訪
……”
這是楊千樺《芬梨道上》的歌詞,歌詞中提到的“白加道”是太平山頂一條長度僅有1.7公里的雙線雙向行車道,禁止巴士、小巴通行,路口有保安,鐵閘上貼有告示“私人地方,內有惡犬”。
從白加道向南面山上望去,可以看見太平山獅子亭,向北望,可以遠眺維多利亞港及中環、尖沙咀兩岸。許多香江富豪把家宅安在此處,是香江最著名的豪宅區之一。
香江豪宅眾多,著名的豪宅區如深水灣、淺水灣、加多利山、石澳半島等,無一不是地段尊貴、環境優美的寶地。但要說其中最罕有、最能凸顯個人身份的地段,則必然非港島區太平山頂莫屬。
2015年,華夏馬首富以15億元天價買入白加道22號,該棟房屋面積約1100平方米,每平米單價高達136萬港幣,簡直喪心病狂。這個價格創下全球樓價第二高紀錄,同時也使得白加道22號成為香江單價最貴的豪宅。
山頂區的樓價就像太平山頂一樣,俯瞰全島,這是有歷史淵源得。早期,在英國人殖民統治下,白人享有高人一等的特權。也許是受東方風水思想影響,這些白人在住宅選址上也喜歡“高人一等”。白人住在“半山區”,華人則住在低洼之地。后來華人開始滲入“半山區”,白人則退居“山頂區”,并以公共衛生為由,將山頂區劃為白人住宅區,華人不得入住。
1906年,何東爵士從歐洲人手中買下一棟山頂住宅,修茸整建,作為自己的居所,這就是今日著名的“何東花園”。
何東雖為歐亞混血,但向來以華人自居,他入住“何東花園”之后,從此也打破了華人不可住進山頂區的殖民地規限。
如今,華人不得居住山頂的規定已成明日黃花,但山頂區的房價依然冠絕全港,因為這里的住宅用地供應極其稀少。
白加道一共只有51個號碼,地皮供應必須由重建途徑取得,就算有錢,如果沒有人肯賣出,也別想在這里買到房子。住在白加道的人非富即貴,都是香江社會有頭有臉的人物。
傍晚時分,一輛黑色轎車沿著山道蜿蜒而上,穿過“私家路,非請莫入”的警示牌,駛入白加道。
樹木掩映中,黑色轎車一路疾馳,暢通無阻。很快,轎車轉入一條高架斜道,在一扇雕花鐵門前停下。
保安上前確認來客身份,片刻之后,鐵門打開。黑色轎車緩緩駛入,在停車坪停下。
車門打開,一名西裝革履的年輕男士匆匆下車。“砰”一聲關上車門,抬步就往正廳走去,步履略顯倉促,顯然此刻心情頗為急迫。
巴洛克風格的客廳里,泰國柚木鋪砌的地板,上面是厚厚一層紅色有著精美圖案的名貴地毯,晶瑩剔透的水晶大吊燈高懸在雕塑精美的天花板上。花樣繁多的裝飾,金箔貼面,描金涂漆,凸顯出整間房子奢華雍容的氣質。
“阿鴻,你怎么這么早就過來了?”
女主人寶詠清迎住來人,略帶疑惑的問道。
兄弟分家后,劉難鴻雖然也經常拜訪,但每次過來都要提前電話知會,從來不會像今天這樣匆忙。
“阿嫂,大佬在家嗎?”
劉難鴻微微一禮,馬上就又聲音急切得問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