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正如權相嚴嵩,今年七十有二,還新納了兩房小妾,老而彌堅,夜御數女而不倒。
似這般,恰是嘉靖帝心頭好。
旁人皆在奮筆疾書,范進坐得住,高臺之上的嚴嵩卻面皮微抽,看向歐陽子士的方向,暗恨準女婿疏忽大意。
嚴嵩雙手攏在寬大的袖袍之中,隱秘地朝著一位鴻臚寺官員打了個手勢,那位鴻臚寺官員會意,當即略略點頭。
只見,這位鴻臚寺官員在巡考的過程中,在經過歐陽子士身側時,衣擺不經意間蹭了蹭對方的考桌,旋即又快步離開。
歐陽子士一頭霧水,緩緩抬頭看向高臺之上的嚴嵩,只見嚴嵩正與嘉靖帝說著話,面色一應如常。
想罷,歐陽子士遂又執筆,仿若無人般繼續作答起來。
旁人不曾注意到的是,范進已然將這一切盡收眼底。
他篤定,那位鴻臚寺官員的小動作,絕非巧合。
而嚴嵩沒有動作,恰恰是最大的動作。
可惜,歐陽子士少不更事,沒能領會此間深意。
原本范進就對嘉靖帝出這道考題有所懷疑,再有嚴嵩一系的人給歐陽子士打小動作提醒,更是堅定了范進的心中的想法。
嘉靖帝絕不是在主動求諫、虛心納諫!
這是一個陷阱。
倘若嘉靖帝有意問諫,難道文武百官不比他們這些新科貢士懂得多么?
還是真當文武百官俱都是武將不善言辭,文官不知民生之輩?
無論是治水治旱,還是治倭治虜,朝堂部老們至少能拿出一百種較之新科貢士們更可行的辦法。
想通了關鍵之處,范進長舒了口氣,待眼角余光掃過大殿中文思泉涌、奮筆疾書的士子,他的心中更是平添了幾分把握。
看來,不少人都著了嘉靖帝的道了。
范進心中暗喜,此番殿試更添了幾分把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