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說完,還斜睨了一眼帶頭起哄之人,滿滿的都是恨鐵不成鋼的眼神。
霎時間氣氛變得尷尬起來。
一群秀才童生被噎得臉紅脖子粗,卻又無話可說。
總不能說范進說錯了吧?
這可是科舉前輩發出的‘名言警句’,更別說還是引述自周學道。
魏好古自作主張,惹怒周學道,遭到呵斥的情況,早就在南海縣傳遍了。
再者說了,大明可不是前朝,當今天子科舉取士,考的是四書五經,可不是什么詩詞歌賦。
任你詩做得再好,頂多也就是獲得一個名士的美名,類似于后世的網紅知識博主。
名士的名氣再大,難道還能以此獲得功名,憑此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唯有四書五經才能實現階級躍升,詩詞歌賦只能佐酒閑話。
想到此處,秀才童生們雖不完全認同,卻也無可反駁。
早就聽聞這范進跟周學道惺惺相惜,都是老學究,四體不勤五谷不分,一門心思讀圣賢書,卻沒想到竟是這般的老頑固。
但一聯想到對方已是舉人身份,秀才童生們又默默將‘老頑固’三個字在心中劃掉。
以‘方正君子’四字取而代之。
“范舉人說得是。”一群秀才童生硬著頭皮訕笑。
范進點了點頭,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完美展現了只要你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的邏輯。
如果不是這群人落荒而逃得太快,他還能再表演一個時辰的‘我不懂詩詞歌賦我驕傲’。
......
黃昏時分,夕陽金色的余暉鋪滿整座村莊,天邊的晚霞好似火燒云。
賓客逐漸散去,但屬于白廟村的喧囂卻剛剛開始。
幾位須發皆白的族老,拄著拐,親自來邀請范進去祠堂祭祖,告慰先人。
“二叔公,怎敢勞煩你親自來請!”范進熱情地迎了出去。
“哈哈,進仔,你可是我們白廟村三百多年來唯一一個進士!”
老人爽朗地拍了拍范進的肩膀,“光宗耀祖的大事,就是再隆重都不為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