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總裁大衛·斯特恩的直接干預下,籃球向著華麗的快速進攻開始變革。 整個80年代幾乎都是快速籃球的天下,“SHOW TIME”湖人是那個年代流行打法的最具代表性的球隊。 再然后,90年代,超級中鋒再度興起以及邁克爾·喬丹的出現,某種意義上改變了整個聯盟的打法。 喬丹和奧拉朱旺這種球員,是無法用合理的規則防住的。 而具備這種超級球員的球隊,自然也不需要靠打快速進攻來得分。 節奏越慢,防守越強悍,對擁有超級球員的球隊就越有利。 因為超級球星能夠憑借自己的能力打破對方的鐵桶陣防守,而對方不具備這種球員,則無法抗衡。 某種意義上來講,超級球星即是球隊戰術,因此,沒有超級球星的球隊想要奪冠在90年代的規則下是完全不可能的。 直到2004年,平民的活塞隊依靠強大的防守能力擊敗擁有F4的洛杉磯湖人,防守至上的原則的來到了一個巔峰。 同時,這也是他們最后的輝煌。 外線保護持球人的規則更改之后,規則開始改變成有利于進攻球員,史蒂夫·納什兩奪MVP就是最好的例子。 如果在90年代的規則下,他的身體素質根本無法和佩頓、凱文·約翰遜們一較長短。 跑轟戰術雖然還沒有證明過自己能夠在現行的規則下贏球,不過卻深受聯盟和觀眾們喜愛。 人們再也不用忍受馬刺和活塞05年總決賽那種沉悶遲緩的節奏了,但這也把未來的籃球推向了一個未知的領域。 跑轟戰術或者說小球戰術之所以能夠在常規賽大殺四方,不是因為他們本身打的快的原因。 最根本的因素是因為他們能夠在快速進攻中尋找到對方的防守漏洞,最大化的合理利用錯位優勢。 在快速退防中,因為節奏太快,通常球隊都會犯一些交代不清的防守錯誤,能夠給使用小球戰術的球隊很多的可趁之機。 但是到了季后賽,大部分的球隊防守端都會做針對性布置,不會給你太多的錯誤可抓,這就是小球戰術在季后賽吃癟的原因。 所以太陽隊的總經理史蒂夫·科爾今年才引入了“老鯊魚”奧尼爾,期望改變這種情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