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從這場比賽的賽前收視率調查就可以看出,僅中國,就有接近5成的觀眾通過電視觀看這場中美之間的世紀之戰,收視率超過奧運開幕式的平均值,相當于五個春晚的總和。 而大洋彼岸的美國本土,預計觀看比賽的人數也將突破一億大關,相當于四個格萊美獎的觀眾人數。 不過相對于中美兩國,歐洲的收視率就有些慘不忍睹,除了令人討厭的時差之外,最重要的原因還在于這已經是歐洲連續第二屆奧運會無緣最終決賽了。 一時之間,唱衰歐洲籃球的語調層出不窮。 他們最驕傲的球隊西班牙和希臘不僅敗在了強大的夢之隊手下,甚至連職業聯賽制度都沒推行多少年的中國都開始打不過。 許多改革派的體育人士已經開始呼吁歐洲的聯賽制度應該向美國看齊,更有極端者,認為應該照搬美式籃球制度,這樣歐洲籃球才會有重新興起的希望。 這是中國隊有史以來兩大球項目第一次進入到奧運會的最終決賽,而且籃球還不同于足球。 足球運動中最高規格的比賽自然是世界杯,但是對于籃球而言,奧運會籃球比賽似乎比世錦賽更勝一籌。 所以奧運會男籃決賽幾乎就是籃球國際比賽中規格最高的賽事,重要性可想而知。 這場比賽更是云集了無數的重量級觀賽嘉賓,中美兩國的一號首腦均在觀賽之列。 眾所周知,現任的美國總統喬治本身就是一個體育迷,本屆奧運開幕式,他就成為了美國有史以來第一位出席他國奧運的領導人。 如果說前一次的來華大部分都是出自政治意義的話,這次十幾天后重返中國,則純粹就是為了享受觀賽的樂趣。 除了這兩位重量級的元首,包括美國首富比爾·蓋茨在內的眾多全球知名人士也在觀賽之列。 由于國內歷來的黃牛傳統,這場比賽的下層票價已經被炒到數萬,但決賽的門票依舊有價無市。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