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起初只是說墾地招工,給每個人補貼口糧。
一人一月足足給30斤糧,還說是補貼一個人的口糧。
這量別說是一個人吃一個月,在這災年,一家人吃一個月也是足夠的。
張虎家便是第一批應征墾地的農人。張虎家隨著張家村眾人逃難而來,家里就一個青壯年,上有七十歲母親,還有個體弱多病的妻子,尚在襁褓中的女兒,和一個骨瘦如柴的八歲幼兒。全家人也是撐著一口氣,才撐到了慶安城,眼見著天氣越來越冷,一家五口的擔子也越來越重,那施舍的米粥越來越稀,無數人惶惶終日,怕哪天斷了糧。
走投無路之時,城北傳來了招工的消息,說是開墾土地,還給糧食。
一月一人30斤糧,還親屬有病優先安排治療,簡直是天大的好事。
原來張家村的村長承了記錄和招工的差事,當了這活計的小管事,得了一串銅錢。這是他們這些流離失所的難民想都不敢想的。
張虎本就是無可奈何,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去了。
沒想到才干了五天就預付了半月的糧食,一家老小終于吃了個飽飯。小管事還說,上面吩咐,如果這月干得好,下月一定讓所有人吃飽,說不定還能有綠菜可以吃。
張虎這幾天走路像是踩在棉花上,看著母親和妻兒眼中都有了以前未有過的光亮,心中暗嘆,這路他是走對了。
第(1/3)頁